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

《哥德巴赫猜想》的启示(作家谈)

李朝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14日   第 09 版)

  正是有了40年前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优秀作品的涌现,才让报告文学“从附庸到蔚为大国”(张光年语),成为了一种堪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比肩并立的重要文体。

  在当代文学史上,《哥德巴赫猜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开启了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闸门。1978年1月徐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以数学家陈景润为主人公的《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了轰动效应,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报春燕”。《哥德巴赫猜想》描写的是命运长期被扭曲的普通知识分子。其诗化的叙述语言、生动感人的情节设置以及对知识分子的重新肯定等,勇敢地突破了“文革”十年强加于文艺的种种条框,从而使这部作品在当代报告文学史上具有了划时代标志性的意义和价值。报告文学这个闸门一旦打开便不可收拾,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出现了一大批眩人眼目、引起社会轰动的作家和作品,让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自足性和自立性逐步形成、逐步完善,确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

  《哥德巴赫猜想》所开辟的科技题材、所塑造的科学家的典型,拓展了新时期文学的宽度和厚度,为科技题材创作和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打开了新天地。《哥德巴赫猜想》还奠定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基本品质和底色、基调,甚至可以说是奠定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基本规范。我们今天谈论报告文学,都应该回到《哥德巴赫猜想》这部经典作品上来。它对报告文学的规范意义体现在: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与时代同频共振;始终追求报告性、新闻性和艺术性、文学性的完美统一或完美融合。比如,有的研究者提出报告文学不能有想象性的描写,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哥德巴赫猜想》就会发现,其实报告文学需要而且存在着大量想象性的描写。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学的想象和铺展,才让报告文学具有了更高的艺术品质。

  除了文学史上的意义,《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国当代的思想史、文化史和科技史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宣告了科学春天的到来,甚至直接影响了党中央关于“科技是生产力”直至后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理念的提出。同时,《哥德巴赫猜想》也有力地改变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可以说,大批知识分子的平反,包括为之正名,以至于提出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都跟这部作品有关。在纪录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我们能看到这种关联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对新时代科技题材创作有以下启示:一是必须强调报告文学的可读性、生动性、诗性,《哥德巴赫猜想》有时被当作一篇诗作,其中有很美的诗句般的描述。报告文学要重视人物的刻画,重视故事的讲述。这是最基本的创作启示。二是要将抽象、玄奥的科技术语和概念形象化。我们今天描写神舟上天、蛟龙下海、高铁、粒子对撞机、机器人、超算、量子通讯等尖端科技题材,都应该向《哥德巴赫猜想》学习,学习其如何把深奥的东西形象化,做到深入浅出,富于感染力。三是要紧扣社会现实,记录和表现这个时代,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四是报告文学要坚持短、平、快、实、新、美的特点。我们说报告文学是轻骑兵,倡导短写、写短、写精,《哥德巴赫猜想》才一万八千多字,现在这样短篇幅的作品越来越少,这是应该引起警惕的问题。五是科技题材创作的难度和广阔空间,现在还有很多创作的空白需要我们不断去扩展,为科学文艺、报告文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泉流。

《哥德巴赫猜想》的启示(作家谈)
王维诗:诗画意境寰宇传(文学聚焦·中国古典文学在海外的传播③)
童年记忆的价值及其文学意义(新作评介)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