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为何太子参补脾益气属轻补?(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王红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3月10日   第 10 版)

  相传在春秋时代,郑国有位王子只有5岁,体质娇弱,却天资聪颖,能辨忠奸,国君有意传位于他,又恐他过早夭亡,贻误国事,于是遍求补益之药,并悬以重赏。一时间,各地献宝之人络绎不绝,可是王子服后都不见效。一日,一位老者献药,声称非为悬赏,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而来。国君对老者说:如药不灵验,定取你项上之头。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贵体稚嫩,岂能承受峻补之药,需循序渐进、缓缓图之,吾有一药,服百日必能见效。于是王子服此药百日,果见形体丰健,不染疾病。国君大喜,晋封其为太子,再寻赏老者,已难觅其踪。“太子参”的美名从此逐渐传开。

  今天咱们聊的就是太子参。太子参出自《本草从新》“太子参,虽甚细如参条,短紧结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 太子参呈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稍弯曲,长3—1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也有人认为,因其形状小而得名。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性较润,归脾、肺经,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其与人参相近,但药力较之薄弱,以“清补”见长。与党参相比,补气作用较弱,但生津养阴之力比党参强,有时可用它代西洋参使用。太子参具有以下特点:益气但不升提,生津而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用于某些确需补益而又不宜使用人参的病证。因此,它是堪称老少皆宜的清补药品。太子参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的肺虚咳嗽,心悸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的心功能。

  临床单用太子参较少,多配药应用。因太子参药性平和而入肺、脾经,脾胃虚弱而不受补者,常与黄芪、白术等同用,增强补脾益气功能。脾胃虚弱、进谷不馨而又倦怠乏力者,可与山药、扁豆、谷芽、荷叶等同用,以健脾助运。治疗病后气血两亏,可与黄芪、当归、大枣、五味子,煎服同饮。肺虚气阴两伤引起咳嗽痰少、乏力短气者,可配沙参、川贝母、百合、麦冬等,以益气生津、润肺化痰。温病后期津伤气虚,内热口渴,可与生地、知母同用,以复气阴。治病后虚弱,日干津伤,可用太子参配玉竹、生地、白芍同用。

  现在冬季天气干燥,咽干咳嗽着实多见。用太子参百合银耳煮汤能有效缓解以上问题。银耳50克,太子参15克,百合15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洗净,与太子参、百合一同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待银耳料熟后加冰糖,即可饮用。早、晚空腹温热服用。具有补气润肺,保健美容的作用。

  (作者系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医师)

乍暖还寒话“春捂”(健康关注)
痔疮易找三类人(保健园)
健康资讯
春要“生”出健康来(链接)
为何太子参补脾益气属轻补?(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责编:喻京英 邮箱:hwbjks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