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春节举办了民族特有的活动——踩山节。大石盘苗寨的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吹芦笙,饮米酒,载歌载舞,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谁也不会想到,过去这个村里的百姓生活极为贫困。村民只能拿着山上挖出的竹笋子、手工编的竹篓子到集镇上换几个盐巴钱。自从吃上旅游饭,全村每年人均家庭纯收入突破1万元,成为赤水市有名的旅游致富村。“目前,我市有1万多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产业,共有20个贫困村因旅游带动而‘出列’。”赤水市旅游局局长肖艳说。
赤水市只是中国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这种现象在2017年国务院扶贫办新公布的28个脱贫摘帽县中不是个例。旅游扶贫的春风所到之处,致富之花渐次开放。
“近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直接从事旅游经营、参与接待服务、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入股分红等五种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成为旅游扶贫开发利益共享的主体,最大限度激发了社会力量的脱贫攻坚能动性和创造力。”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春节期间,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怒族山寨——老姆登村阳光明媚、草木葱茏,前来游玩的各地游客带来欢歌笑语,处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息。
这与过去贫穷落后的老姆登村形成鲜明对比。这几年,在村民郁伍林的带动下,全村共创办了16家农家乐客栈,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4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初步发力。
与“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相比,“景区带村”带动效果更加明显。
距离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两公里的泾源县冶家村,正在忙碌的冶家村农家乐协会会长赵万升说:“我们村是靠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脱贫致富的。”10年前,村里有1/3人吃不饱肚子。现在,村民开的农家乐每家净利润均超过10万元,效益最好的一户超过了60万元。
而河北涞水县则依靠野三坡景区形成了“双带四起来”的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利益连接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全县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68725人减少到2017年的14028人。
贵州省六盘水市普古乡则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模式,先后将8个村的10.68万亩生态林、湿地、水面、耕地自然资源进行量化,变成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权,累计带动885户3288人脱贫。
旅游扶贫大有可为,大有作为。2017年,云南省培育2000多家旅游扶贫示范户,旅游产业综合带动12.1万人脱贫;贵州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29.95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甘肃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
如今,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政策体系日益完善,产品业态不断丰富,社会影响持续扩大,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