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表明,文化自信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全体中华民族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意义和作用。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除了《圣经》就是中国的《道德经》。近年来,“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在欧洲也颇受欢迎。这说明中国的经典著作有着很强的世界影响力,从中也不难看出,文化自信首先体现在经典著作能够完美地“走出去”,并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传下去”。著名学者许嘉璐曾说:“人类历史上有四大古文明,分别是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前三种文明都断裂过,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这种“不间断”,正说明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传承力都非常强大。
从历史的角度看,清朝时期自努尔哈赤始至康雍乾几代皇帝,都非常注重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乾隆皇帝,秉承康熙旨意修建历代帝王庙,并亲口称:“中华统绪,绝不断线”,这种尊重中华文化的胸怀,是出现康乾盛世的必然。将目光再回视到唐朝,唐玄奘尽管明白“东土大唐”是强盛之国,但他仍然历经千难万险去“西天取经”。因为他非常自信,中国的文化庞大精深,一定会将“西天”的经典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他的精神世界就有了自由、自在、自主的内核,可以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华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文化自信的主要内涵是,文化主体应尊崇本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持有一种敬畏敬仰敬重之心,在此基础上,以开放胸襟包容心态审视和对待一切外来文化,在共存共生中提升民族文化骨气、底气。
文化自信不仅源于内心,更需要深厚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我们不仅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更有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绩。对于当下的历史进程来说,我们理应坚定地对全世界宣称,道路自信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基石。
文化自信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的人文标杆与精神尺度,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全民创造力,提供精神动力与人文支撑的源泉。自信而不自负,体现在文学艺术的创新方面,应该是对传统的补充,而不是抛弃和替代,更不是抄袭别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可以破解文化创新的难题——摆脱功利主义、克服金钱主义,思想和创作都注入新的精神内涵,从借鉴中外优秀文化中得以提升。这就要求作家、艺术家,心中要有大格局,做人要有气度,走出自己独特的创作之路。绝对不可以简单照搬,随意模仿,从而丢失了大国风范——大国者,自信也。
习总书记讲到文化自信时曾说,我们这代人读外国文学多些,对传统文学的了解不如前辈,是欠缺的。要从历史中参透生活,和历史对话。的确,文化自信源于我们的文化底蕴,这底蕴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造就的中国人谦虚谨慎、真诚无欺以及对世界的悲悯情怀。
纵观古今中外,文可成风,文可化人,亦可扬国威,更可感动世界。作家和艺术家只有具备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中国经验中崭新的文学艺术形象,准确地把握、书写、塑造中国新时代的伟大进程。让我们肩负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繁荣昌盛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