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1月04日 星期四

让文化走进人心(艺术走笔)

□ 赖 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1月04日   第 12 版)

  秋
  林风眠

  一向安静伫立在北京五四大街的中国美术馆,在2017年11月中下旬一跃成为“网红”。尽管气温已降至零下,依然阻挡不了人们争相前往的脚步。参观长龙动辄排出一二公里开外,高峰时期,万余人要等上两三小时才能入馆。9天展期,接待观众13万人。“美在新时代: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一时成为网上热议的文化盛事。

  因展期有限,不少观众还没来得及领略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真迹。为此,中国美术馆对展期进行调整,这个典藏精品特展近日在美术馆五层复展,展期长达一个多月,以满足大众热切的需求。

  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2017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和“赵孟頫书画特展”。两场展览甫一推出,引发万人同心共赴,再现“故宫跑”。确实,近年来越来越多文物展、美术展点燃大众蓬勃的文化热情。2017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吸引了35万人次观众的“秦汉文明特展”回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兵马俑……170件组300多件珍贵文物气势恢宏。观众热情之高,排队阵势蔚为壮观。苏州博物馆的“吴门四家”系列展,汇聚国内外十数家博物馆精品,自2012年开展,已吸引上百万海内外观众。

  曾几何时,文物美术展览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甚至“曲高和寡”,需要一定的知识门槛,给人高高在上之感。如今,一场场“爆款展览”持续走俏,国之瑰宝唤醒愈益强烈的文化需求,不禁让人深思:大众不是没有高远的文化追求,而是能够触摸到高质量、高品位文化产品的机会并不多。如何安放大众对文化强烈的渴望?如何对接文化消费的社会新风尚?这是博物馆、美术馆当前亟待回答的问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收藏、研究固然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立身之本,但活化典藏,让更多民众亲近历史、近距离感受文化魅力,也同样重要。展览排长队是文化感召力的体现,固然可喜,如果能够常态化展示国宝,才更能响应大众的呼声。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博物馆、美术馆近几年不断加快开放脚步,更多珍宝走出库房与大众见面。“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呼唤更加开放的姿态。博物馆、美术馆只有请进观众,文化才能走出展馆,走进人心。

漫画:时代的笑脸
让文化走进人心(艺术走笔)
化作桦烛桃李香
艺讯
舒勇:艺术应多些建设性创新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