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吉尔吉斯斯坦礼俗(礼仪漫谈(261))

马保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2月23日   第 05 版)

  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年在草坪上弹奏民族乐曲。
  罗 曼摄

  待 客

  吉尔吉斯斯坦人性格开朗,殷勤好客,日常应酬来往、请客吃饭比较频繁。家里来客人,主人认为是很荣幸的事,会在毡房外迎接。对骑马而来的客人,主人亲自照料客人下马,把客人迎进毡房上位就坐,不仅会端上好吃的食物,还会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好干净的铺位,以备客人留宿。

  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施握手礼,与人握手时,仅能使用右手。而与亲友相见时,常以右手按胸并鞠躬施礼,同时要说“真主保估”等祝愿的话。吉尔吉斯斯坦人之间互赠礼品很常见,礼品有牲口、猎鹰、马饰品、皮鞭、乐器以及首饰等,回赠礼品会愈加贵重。应邀到吉尔吉斯人家中做客、赴宴,一般应携带鲜花和礼品,且所送鲜花枝数应为单数,切忌送双数。

  餐 饮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主食以馕最为普遍,此外,用大米加羊肉做成的手抓饭以及手抓面条也很流行。奶类制品品种繁多,是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肉食主要包括羊、牛、马、驼肉等,特别是羊肉绝对不可少。日常聚餐,主要是吃羊肉,其中烤全羊是招待贵客的必备食品。他们的口味较重,不忌油腻、辛辣。对外宴请时,使用刀叉,而日常用餐,则多以右手抓取食物。

  他们爱吃的蔬菜有葱头、西红柿、黄瓜、土豆、胡萝卜和卷心菜。爱吃的水果有哈蜜瓜、西瓜、葡萄、苹果等。常喝的饮料有奶茶、酸奶、马奶以及咖啡、啤酒等。奶茶多用砖茶加奶煮成。

  宴请时,一般先上茶,随之是肥羊尾、羊杂和汤,最后上羊肉。主人依照来宾的地位、辈分,给每人送上一块羊的不同部位的熟肉,进餐者需先从自己盘里取食。餐桌上传递切肉刀时,应让刀把儿朝向对方;将刀送还给主人时,刀尖上应扎一块肉。进餐前,有一男孩提水壶给进餐者浇水洗手,一般按照从左至右次序。饭后,男孩则从右至左,或从餐室中心至门口,给人冲水洗手。

  服 饰

  在比什凯克等城市,机关人员、知识分子多穿西服。老年人或乡下人则喜欢穿传统服装,即穿长袍,外罩羊皮衣,下着长裤或皮裤,脚穿皮靴或毡靴。

  他们喜欢戴皮帽、绣花小帽或具有民族标志的卡尔帕克高冠毡帽。帽子的颜色和形状不尽相同,可显示其社会地位、财富、年龄甚至婚姻状况。高质量的高冠毡帽,多以纯羊毛毡子为原料,用手工精制而成。戴帽子是文雅、知礼的表现,若免冠出现在人们面前,或玩弄、抛掷帽子,则被认为是不文明行为。

  妇女的传统服装为色彩鲜艳的宽大连衣裙,外罩针织丝绒或长绒的长袍或小坎肩,下配灯笼裤。长袍外面束一条绣花围裙,脚穿软皮鞋,外套胶皮套鞋。妇女必扎头巾,青年女子的头巾多为红色、绿色,而老年妇女的头巾则多为白色。

  婚 俗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传统婚姻,多由父母包办,抢婚虽不合法,也时有耳闻。现在,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主流。

  他们的婚礼多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婚礼,男穿黑西服、戴民族帽子,女穿白婚纱、扎白纱巾,婚礼车队不可少。一些比什凯克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各地的新郎新娘,会来到首都二战胜利广场圣火前,向先烈敬献鲜花,放飞白鸽,祈求幸福,寄托人生美好愿望。

  婚宴一般晚上7时开始,现场布置以白色为主调,如宴会桌椅均用白绸缎装饰。

  婚礼主要程序有:一对新人点燃火把、喝糖盐水(意味未来生活有甜、也有咸)、在婚姻证书上签字(庄重和责任)、互给对方戴婚戒等。最后一项认亲仪式,即新郎的奶奶或母亲,给新娘扎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花头巾,并亲吻其面颊。接着是教父母将白卡尔帕克帽、白纱巾,分别戴在新人头上。教父母都是有成就、有威望、具有和谐美满生活的年长夫妇。新人成家之后,若产生严重分歧、矛盾,双方家长不参与调解,以防偏袒,多由教父母来帮教。这种教育年轻人的方式颇为新颖,很有启发意义。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米尔迪拉之行 留下满满回忆
非洲民众喜欢中国数字电视(海外纪闻)
“亟须人才”宜写成“急需人才”(杜老师语文信箱)
吉尔吉斯斯坦礼俗(礼仪漫谈(261))
责编:张燕萍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