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香港12月6日电 (记者张庆波)“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6日在香港开幕,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200名学者参加会议,共同为用地球大数据推进“一带一路”发展建言献策。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数字丝路”旨在通过打造“一带一路”数字化平台,建立创新型“一带一路”空间对地观测多边合作的机制,构建地球大数据,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科学、开放、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决策支持。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瓦力里·邦杜认为,“一带一路”是中俄合作的共赢之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现代社会治理手段,“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有利两国加强科技合作,将为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方法,为“一带一路”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会上发布了合作编写的《“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科学规划书》,期望到2025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把地球大数据应用整合到相关国家和地区所有开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中。此外,会议还批准成立了“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首批8个国际卓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