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我有一颗中国心

萧泽邦(17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10日   第 09 版)

  萧泽邦近照

  我叫萧泽邦,今年17岁,在爱静阁高中读12年级。

  我在中国广州出生长大,8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父母对我说:“我们不担心你的英文,我们担心你的中文。中文是你的母语,不能放弃。”在家里我们都说中文,有时说广东话,有时说普通话。一次,我用普通话说:“我的头很痕。”妈妈听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什么意思,我只好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妈妈才搞懂我想表达的是“我的头很痒。”我套用了广东话的“痕”表示“痒”,闹出了大笑话。中国的方言非常复杂,好在文字是一样的。但中国字难写又难记,我不愿意学。妈妈就教我偏旁、部首和字的结构,形象地比喻说这些就好比乐高积木,一件一件搭建起来就组成了一样东西。这样一来,我感觉写字似乎没那么难了。

  为了巩固中文,我报读了教育局的中文班。由于在中国读过两年书,中文班的学习内容对我来说易如反掌,于是妈妈就在家里辅导我,用的是中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讲一个小男孩跟着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鲈鱼,可父亲却让他把鱼放回湖里去,因为当时距离捕捞鲈鱼的开放时间还差两个小时。这篇文章告诫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诱惑,我们都应该坚持原则。

  小学时我喜欢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后来认的字多了,就明白得多一些。初中时,流行“三国杀”的纸牌游戏,我从中学会了很多成语,如无中生有、无懈可击、顺手牵羊、过河拆桥、借刀杀人、五谷丰登等。

  电脑游戏“三国志”让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对其中的故事也越来越有兴趣,便开始读白话文的《三国志》。2013年暑假,我参加了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去大连和北京参观学习,途中我买了跟三国故事相关的书籍。通过读这些书,使我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高中我选修了中文学分课程,系统地学习了语法、修辞和造句,开始尝试写简短的文章。日积月累,慢慢地可以用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了。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在加拿大过端午节》,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学习中文的道路艰辛而漫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贵在坚持,永不言弃!我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听说到读写,循序渐进;从欣赏中国文字、文学的美,到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亦乐乎!

  我为自己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有一颗中国心!将来无论我走到哪里,中文永远是我的母语,中国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根! 

  (寄自加拿大)

剪不断的中文缘
家乡的小笼包(华人少年作文比赛)
我有一颗中国心
活到老 学到老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