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11月07日 星期二

外国友人探访“亿岁”地质奇观(事件新闻)

本报记者 赵鹏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11月07日   第 11 版)

  图为外国友人在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园区参观。
  张 鑫摄

  11月4日,由北京月讯杂志社、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北京沙龙·亲历北京”系列活动在京举行,近百名外国友人走进北京市房山区,探访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欣赏亿万年地质遗迹,感受奇特地质景观魅力。

      

  石笋记录溶洞奥秘

  “我们现在走到了石花洞的第二层,地下78米。”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引领外国友人一步一个台阶,走进石花洞的深处。“看!这种因洞穴顶部滴水向下渗透、蒸发,碳酸钙缓慢沉积而成、由下往上生长的就叫‘石笋’。”工作人员指着灯光映衬下的一处景观介绍说,受地表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石笋每年生长层厚度不同,通过计算就能用年层序列恢复和了解过去几千年的温度变化情况。

  “石花洞洞穴位于距今4.9—4.5亿年期间形成的石灰岩中,是中国北方温带气候条件下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在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石花洞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石花洞洞体为层楼式结构,已发现上下七层,一至六层为溶洞景观,七层为地下暗河。目前已对外开放一至四层,涵盖120多处景观。由于独特的地质等自然条件,石花洞中常年恒温13摄氏度,四季如春。

  “没想到石花洞竟然这么深、景观这么漂亮,我今天拍了很多照片。”菲律宾驻华公使兼总领事戴鸳莺说,自己在北京工作、生活了7年。“早就听说这些地方是世界级景观,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都很高,一直想过来看看,今天终于成行了!”她说。

  据了解,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保存了距今35亿年以来完整的地层序列,是地质变迁的凝练结晶。它并非仅有1个园区,而是由周口店、石花洞、十渡、百花山—白草畔、上方山—云居寺、圣莲山、野三坡、白石山8个园区组成,是全球首都城市中第一家世界地质公园。

  周口店遗址开眼界

  走进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约5米、按照1︰3比例复原的“北京人”狩猎归来雕像,吸引不少外国友人纷纷拍照、合影。“我们的祖先——‘北京人’,70多万年前就选择在这里生活。”现场讲解员介绍说。

  “最先打开周口店遗址大门的是来自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讲解员说,1918年安特生首次前往周口店附近考察,发现犀牛、鬣狗、熊等动物化石和具有锋利刃口的石英石片。他断言,“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祖先的遗骸就躺在这里。”如今,周口店遗址已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涵盖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个古人类阶段,演化序列连续,堪称人类化石宝库。

  周口店遗址是人类了解自身进化历史、追寻远古文化遗迹的一个重要窗口,让人大开眼界。戴鸳莺表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内容很丰富,很好展现了历史上“北京人”数万年来的进化过程,让人们更加了解历史变迁,收获很大。

  外国友人一行还来到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附近的房山区韩村河镇参观,品尝农家饭,感受农民幸福生活。这里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让众多外国友人赞叹不已。“据我了解,以前这些村庄贫穷落后,人们通过持续的辛勤劳动,现在把家乡建设得这么美丽,很让人感慨。”圭亚那驻华大使贝尼·卡伦表示。

  自然博物馆获点赞

  蜿蜒前行的河流、气势磅礴的峰丛、神奇梦幻的溶洞、见证生命的化石……大自然造就的奇特景观和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汇集,给外国友人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之所以吸引百余名参与者,包括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外国驻京商会代表以及国际组织驻京负责人等在京境外人士,就是因为活动地点选择了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这样一个历史文化比北京这座城市还要悠久的自然博物馆。

  “这是我第一次来房山世界地质公园,非常有意思。”贝尼·卡伦说,“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石花洞里看到了很多地下自然景观,感觉很奇妙。以前从来没有想到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都市周边还有这样一个岩洞。我去过很多国家的岩洞参观,但石花洞是我见过的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将地质运动、岩溶地貌和远古人类活动等有机融合,采用多种展示形式,为人们讲述了地球亿万年时光的美妙故事。“这里的展示展览很特别,很吸引人。”乌拉圭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阿古斯缇娜·卡萨瓦耶对地质文化等比较感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北京开展旅游文化方面的合作,让更多人了解北京及中国历史文化。”她说。

外国友人探访“亿岁”地质奇观(事件新闻)
云蒸霞蔚小山村(焦点瞬间)
发展特色小吃还需法治撑腰(时事点评)
呼和浩特的“驿站”厕所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