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9月02日 星期六

达斡尔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9月02日   第 07 版)

  敬请关注“文艺菜园”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达斡尔族(dá wò er zū)总人口为13199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及辽宁省等地。

  达斡尔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蒙古语族,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同其他阿尔泰语系各民族一样,达斡尔族主要信奉萨满教。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在清朝内外战争中均有参与。抗日战争期间,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

  

  英勇善战的契丹后裔

  从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方面看,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他们最早居住在讨浯儿河(今洮儿河),辽朝灭亡以后,迁徙到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沙俄殖民者入侵和清政府巩固后方需要南迁至嫩江流域,于是,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就成了达斡尔人的故乡。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达斡尔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及西北边境城镇,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瑷珲及新疆塔城。

  “哈拉”是达斡尔族的氏族组织,它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集团。每一个“哈拉”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属于同一“哈拉”的人,均具有血缘关系,因而严禁通婚。各“哈拉”均有民主选举的“哈拉达”(氏族首领),管理氏族内部事务。达斡尔人以“哈拉”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活动,这是氏族组织共同生产、平均分配习俗的残存。

  随着人口增加,“哈拉”的规模日趋广大,于是,一个“哈拉”又分为若干个“莫昆”。同一“莫昆”的人居住在同一个村落或相邻的地方,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互相帮助的义务,也有收养孤儿、赡养孤寡老人的义务。成年男子都有权参加“莫昆”会议,它是家族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选举或撤换“莫昆达”(家族长)、商讨家族内部生产和生活上的大事,处罚违反习惯法的家族成员等。

  元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在达斡尔族居住地区先后建立统治机构,“哈拉达”和“莫昆达”被任命为基层政权的行政首领。1640年8月,清朝政府将在征服索伦部战争中俘获的壮丁、妇幼共5673人隶入八旗,编为牛录,并陆续将归附内迁的达斡尔人编入。布特哈的达斡尔人被编为都博浅、莫日登、讷莫尔3个扎兰(清朝八旗军事单位,连或队之义)。达斡尔族八旗官兵的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服兵役,凡年满15岁、身高5尺的男子,均为壮丁,开始服兵役、承担徭役和纳贡等义务;二是巡逻边境,清政府在中俄边界线上设立了固定的斡包(土堆),每年或每三年派官兵定期巡逻;三是驻防卡伦(哨所),为了巩固边防,清政府于雍正年间在边界地带设置了各种卡伦,派八旗兵轮换驻守。八旗制度的建立,加速了达斡尔族社会封建化的过程。

  在清朝统治200多年间,对布特哈八旗进行了60多次征调。这一方面使达斡尔族人口增长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促进了达斡尔族的生产发展和物资交流,密切了达斡尔族和汉、满等各族人民的联系。

  

  男子常年穿皮袍

  达斡尔族居住的地区渔猎资源极为丰饶,向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说法。在清代,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都有貂皮之贡,作为赋税,以表臣服之义。达斡尔人的狩猎,具有季节性:春夏打鹿获取鹿茸等珍贵药材,秋天打狍子获取肉食和皮张等生活用品,冬天打紫貂、松鼠等细毛兽,皮张多用于出售,冬末春初,猎取鹿胎。

  达斡尔人的捕鱼方法有网捕、叉鱼、钩鱼和挡亮子等,其中最擅长的是凿冰取鱼。

  采集是渔猎经济的重要补充。在达斡尔族居住区,可供采集的野菜、野果和菌蘑类植物种类丰富,如柳蒿芽、黄花菜、白蘑、木耳、小根蒜、稠李子、山里红等等。达斡尔族各家各户普遍饲养牛马等牲畜,集中放牧到氏族公共的牧场上。马用于驾车和狩猎时运人载物,牛用于农耕、拉车和生产乳食品。

  辽朝灭亡以后,达斡尔人的先民迁徙到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在村落四周种满大麦、燕麦、糜子、荞麦和豌豆,菜园里种植着大豆、蒜、香瓜、西瓜和黄瓜。同时,他们还种植苹果、梨和胡桃,较早地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

  达斡尔人时常在冬春时节进山伐木,运到江边捆扎成木排,等到江河通航、水流平稳时,再将木排运回,用于盖房、制作家具以及各种交通工具:陆路有马或者牛拉的勒勒车、爬犁、滑雪板等;水路有独木舟、桦皮船、木排和木船。

  勒勒车,又名大轮车、磊磊车、大轱辘车,其使用历史可以上溯到以“车居民”之名而著称于世的斯基泰人。这种车轮高1.6米,辕长约3米,车体、车轴和轮子都是采用黑桦木、柞木为材料制成的。其自身重量在200公斤左右,载重量可达500公斤以上。勒勒车一般用牛驾辕,一个成人最多时可以赶二三十辆勒勒车,犹如一条长龙,穿山越岭,其场面蔚然壮观。

  在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在冬季,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绒毛密实,皮板厚重,不仅保暖抗寒,而且经久耐穿。春秋两季,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叫“哈日密”。这种皮袍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由于缺少布匹,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男人们冬天戴皮帽,春秋戴毡帽,夏天戴草帽,见客戴礼帽,郑重场合戴官帽,狩猎时戴狍头皮帽,脚穿“奇卡米”(用袍皮、鹿皮作的靴子)、“斡洛奇”(布靿布底或皮底的便靴)或靰鞡。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冬季也穿“奇卡米”;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年节或者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的斜襟坎肩叫“奥勒情”,与清朝满族样式基本相同,内吊皮里,外加缎面,美观而保暖。

  达斡尔族喜欢吃“稷子米”,经常吃加牛奶的热稷子米饭、荞麦面、荞麦饼、燕麦粥和大豆等。带牛奶和狍肉的燕麦粥和荞麦粥,是老年人最喜欢的食物。

  古老的达斡尔族村屯大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土壤肥沃、地势较高的地方。房屋院落修建得十分整齐,环绕着红柳条编制的各种花纹的篱笆,马棚和牛舍一般修筑在离院较远的地方,使院内经常保持清洁。外族人评价说,“有达斡尔人家的地方不怕水灾”。

  达斡尔族老年人在社会上威信很高,在各种场合里都受到后辈的尊敬。人们不论彼此是否认识,都有互相帮助的义务。某家生活上有困难,屯里的人都设法帮助解决。家里杀牲时都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共享,狩猎或捕鱼回来,所有在路上碰见的人都分赠他们一份。

  “阿涅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腊月三十,为了纪念逝去的长辈和亲友,通常要祭祖、扫墓。除夕夜,在大门外点燃篝火,全家人汇集在一起吃团圆饭,通宵守岁。手把肉是家家必吃的年夜饭,人们把煮熟的带骨肉拿在手上,用刀子割成小块,蘸韭菜花、白菜末和盐一起吃。吃时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堪称人间美味之上品。正月初一,人们一早就梳洗打扮,先给本家长辈请安、敬烟、磕头,然后是在村屯中挨家挨户地拜年。正月十六为黑灰日,老人们提前起床,往未起床的儿女脸上抹一点锅底灰,随后人们走上街道,往同伴的脸上抹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抹得黑乎乎的,作为吉利的象征。

  

  路日给勒·木库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达斡尔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

  民间故事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作品中数量最丰富的一种体裁。有人物故事,例如《阿波卡提莫日根》《德布库的传说》;有动物故事,例如《套嘎沁脱险》;有生活故事,例如《阿拉塔尼莫日根》,有萨满故事,例如《尼桑萨满的传说》《德莫日根和齐尼花哈托》;有“莽盖”故事,例如《去杀莽盖》《天神战胜莽盖》。“莽盖”在我国北方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经常以反面典型的面目出现,是一个半人半兽、肢体庞大、形象怪异的害人巨魔,也是自然力和社会恶势力的代表。

  神话反映了达斡尔人对自然的探索以及对天体的认识。古代达斡尔人认为天体是圆的,由大地上的仙鹤用一只脚支撑着。当每隔三年仙鹤换一次脚时,大地便会发生地震。《天为什么下雨和降雪》中讲:人类食用的油和面是由天神“腾格日”赐给的,由于人们对食物不珍惜,天神便不再供给人类油和面,只给下雨和降雪。有些神话讲述人类的起源,如天神下凡、捏泥土造人的经过,其情节与汉族的女娲抟土造人神话颇为相似;有的神话讲述了仙女与猎人成亲并繁衍后代的瑰丽幻想,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的神话讲述了人与动物结合并生儿育女的神奇故事,充满了图腾的意味。

  《萨吉哈勒迪汗的传说》是一则民间历史传说,讲述了达斡尔先民之部长萨吉哈勒迪汗兵败后率众北迁的历史过程,这与辽朝灭亡以后一部分契丹人北迁的史实相吻合。《吃鹿胎的传说》和《獾子油的传说》分别讲述了达斡尔族猎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现鹿胎和獾子油药用价值的经过。

  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曲调优美,其调式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之上,以宫调式民歌为最多,体现出达斡尔族人民坚强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其次是徵调式民歌以及羽调式民歌,优美别致、刚健明亮。在达斡尔族的民歌中,只有在民间舞蹈歌“哈肯麦”中才有商调式,音调淳朴委婉,节奏柔和平缓,大多具有小调色彩。角调式民歌节奏明快,句读清晰可辨,在过去大多用于歌唱祭祀神灵,仅见于萨满歌曲。

  古往今来,达斡尔人有着围绕篝火集体跳舞的传统习惯,达斡尔人称之为“路日给勒”。“路日给勒”的表演形式,开始时多为二人相对慢舞,中间为表演性或叙事性的穿插,结尾是高潮迭起、活泼欢快的赛舞。“路日给勒”的舞蹈动作十分丰富,仅上身舞姿就多达二十余种,有表现摘豆角、提水、洗脸、梳头等生活场景的写实动作,有鹰飞、熊斗、虎跳等模仿鸟兽习性及特征的舞蹈动作,有上拍手、双搭肩、单盖手等抒发思想感情的舞蹈动作。传统的“路日给勒”无器乐伴奏,由表演者用高亢洪亮、此起彼伏的呼号声或节拍鲜明严整的民歌伴舞,显然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例如“哈莫”(熊的吼声)、“格库”(布谷鸟的叫声)、“珠喂”(呼唤鹰的声音)等呼语性衬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舞蹈动作的节奏感,而且起到了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的良好艺术效果。

  在达斡尔族妇女中流行着一种民间乐器——“木库连”,它的构造简单,但很娇嫩,她们从来不借给人使用。后来渐渐在男人中也出现了“木库连”弹奏手,但技艺仍超不过妇女。每当吃罢晚饭,特别是恬静的夜晚来临、百鸟归巢的时候,年轻美丽的姑娘三三两两便出现在窗前、树下或者溪水旁,弹奏起“木库连”。悠扬悦耳的“木库连”划破寂静的夜空,飘到她们情人的耳朵里,情人立即弹奏起“木库连”来表达爱情。

  达斡尔族是一个热爱体育运动的民族,骑马、摔跤和射箭之外,“贝阔搭日克贝”(曲棍球比赛)占据着首要位置。曲棍球比赛一般在村屯中宽敞的街道上进行,场地宽约十几米,长约几十米,中间划一道界线,为发球位置。两端的球门分别被称为“阿那格”(狩猎营地)和“耶热”(野兽洞穴),说明起源与狩猎活动息息相关。1975年,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成立了业余曲棍球队,这是我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该队在全国性比赛中多次夺得冠军。1982年,以达斡尔族球员为主力队员的中国曲棍球队,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在国际曲坛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1989年,国家体委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张稚丹编辑整理 本版图片来自网络)

亘古之轮(TA说民族)
达斡尔族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