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8月16日 星期三

张卫奇:搭建中外医学沟通的桥梁

陈 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8月16日   第 06 版)

  张卫奇于1980年开始在前西德首都波恩大学攻读医学,1988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他成为明斯特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任分子精神病研究所主任。

  十几年来,他与德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苏德霍夫多次合作,在自闭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学好德语 融入当地

  张卫奇当年留学的决心是,要做到有本事和全世界竞争,而不是在同胞面前夸耀。他坚持不投人所好,不找捷径,凭着好奇心,努力融入。初到西德时,波恩的中国留学生用十个指头就能数出来,处处都能感受到西德社会对中国的好奇心。

  当时张卫奇和同学们才学了一年多的德语,就能不卑不亢用纯正流利的德语回答德国人的各种问题,介绍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令很多德国人刮目相看。

  德国人的友好和诚意以及无私的帮助,也让张卫奇感到温暖,这是德国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语言是心灵的窗户。”只有学好当地语言,别人才愿意与你沟通,你才可能大显身手。

  尊重生命 心怀感恩

  在张卫奇教授看来,很多人将医学简单地理解为治疗疾病的技术,这并不全面,因为医生对病人需要“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回想当年的开学典礼,医学院院长的一段话令张卫奇记忆犹新:一个国家没有火车、拖拉机,缺乏财富,也许会暂时落后,但不会影响国家的生存。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兢兢业业、遵守职责的医生,那就是“人命关天”。

  对于学医的经历,张卫奇教授深怀感恩之心:“它不仅仅让我有机会、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更让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己。医生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对生灵的恭顺,对命运的忍耐,对他人的谦逊。”

  沟通中外 搭建桥梁

  张卫奇筹划写一本书,介绍德国精神病医疗机构的演变史。德国人曾经也对精神病很避讳,而且德国社会对精神病的宽容度增高也是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就如现在中国还将精神病学科称作心理医学科,将精神病治疗中心成为精神卫生中心。

  他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将德国对于精神病研究、认识、治疗及宽容的发展过程呈现出来,让国内对精神疾病有更多了解。

  他强调,精神疾病的治疗基于一种分析法的思路,主要是以语言交流为基础,构筑于对生命、社会和人文背景等的理解之上。当今主流精神病学科的主要理论和教义都由欧美人发展和编写,深受欧美语言、社会风俗习惯、宗教背景等等的影响,所以中国人在采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时需要结合我们的语言特点、人文特色等进行适当地改良。

  基于他本人对中西的语言和文化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希望能够发挥这个优势,起到一种桥梁作用,为中国的精神疾病的治疗系统的健全出一点力。

  来源:《欧洲时报》

海外中餐:为有源头活水来(侨界关注)
华人社区
与《红楼梦》“迟到的邂逅”
多伦多“和平节”音乐会举行
张卫奇:搭建中外医学沟通的桥梁
责编:张永恒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