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天桥上的香港(说香港)

管沁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15日   第 04 版)

  湾仔的一座过街天桥。
  新华社记者 李 鹏摄

  在人口超级密集的香港,几乎每一个港铁站和巴士站的周围,都有非常发达的步行系统,能够深入到社区的各个角落。巨大的行人天桥网络,让香港成为一个不在地面上行走,也可以在空中穿梭一整天的城市。

  行人天桥系统在这里不仅是方便行人的交通设施,更是香港巨大的城市交通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个交通网将空中行人天桥、高架桥和海底隧道等囊括于一体。

  港岛中区、湾仔、新界元朗、沙田、荃湾和九龙旺角,在这六个区域,香港建设了六大行人天桥系统。据特区政府路政署统计,到2016年为止,香港一共有775座行人天桥。

  连接港岛上环至金钟中区的行人天桥系统,是香港最主要的行人天桥系统之一。中区行人天桥系统分为中环段和金钟段,中环段西至上环港澳码头,东经中环海滨长廊与金钟段相连,连接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太古广场、长江集团中心和特区立法会综合大楼等在内的近50座大型建筑。

  打破了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阻隔,香港的行人天桥“霸道”地伸入迷宫般的购物商场、写字楼和特区政府行政大楼之中,将它们在空中连为一体。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行人天桥系统大多是由特区政府和各大地产开发商联合分期建成的。

  “这是一个城市规划、地产开发和交通建设诸多领域紧密配合协调的结果。”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助理教授黄健翔表示,特区政府和民间资本紧密合作,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香港行人天桥系统的生成。他说,这种步道系统的独特之处,就是在便捷行人的同时,能够盘活城市商业,撬动民间资本力量,店铺受益于密集的人流,反过来也方便了市民生活。

  以中区行人天桥为例,除了特区政府,香港置地、怡和、信德集团等也纷纷参与了天桥的开发和建设。此外,设计者还在连接大厦之间的天桥设置调节空气的通风系统,方便行人。

  在香港生活过1年的小钟对此深有体会。小钟在香港读大学的时候,家住沙田。他每天在沙田站和九龙塘站间往返,来往于学校和家之间。“只要一进沙田站,外面刮风下雨都跟我没关系,穿过几个室内连廊,直接走到家门口。”

  与沙田地铁站相连的多段天桥,连接了包括新城市广场、沙田广场和沙田中心商场在内的多个购物中心。小钟说,除非有其他特别想逛的地方,只待在沙田,就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

  行人天桥虽然渗透进不同的建筑物内,但在某些地方,由于没有非常完备的行人标识系统,置身于天桥之中,偶尔会给人带来一种“绕晕”的感觉。

  从内地来港工作的阿玲在中环上班已经两年多,她说,直到现在,在中区行人天桥上,自己还是会经常迷路。“比如金钟那一带,我经常透过室内走廊的玻璃远远看到想去的地方,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走过去。”阿玲觉得,如果有更好的标识和指示,在天桥中穿行的时候,就能更轻易地知道自己在哪里。

  尽管实行人车分流的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在业界仍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人口密集和地形多变的香港,行人天桥是香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项创举,也成为香港的一道风景。

  (据新华社香港电)

两岸记者探秘神农架
蔡英文兑现了暴政?(声音)
港富家女出书披露被绑架经历
天桥上的香港(说香港)
劏房(香港热词)
责编:陈晓星 邮箱:cxx@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