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语言转换远远不够,翻译的核心在于文化间的沟通。”自2002年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从旅游管理学院英语教研室的教师,到高级翻译学院的院长,程维已经和翻译打了整整十五年交道。曾被聘为中国翻译研究中心特聘专家顾问,曾当选过校级教学名师,最近,她又荣幸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摆渡人”是程维非常喜欢的一个比喻,也是她工作生活的写照。温婉知性、优雅大方,是她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而谈到翻译的具体问题时,她又显出学者般的执着。她说,“摆渡”是为了探索翻译的学问,在中西文化的不断往返间得到了升华。2012年,在程维牵头、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北二外加入了国际翻译院校联盟(CIUTI),成为继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后第四个加入的中国高校。“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翻译工作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开阔的国际视野对翻译越发重要,闭门造车很容易让自己失去竞争力,”程维说,“适时走出象牙塔,与行业紧密合作、与国际优质的翻译教学资源合作,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大学教师,程维将无数学生“摆渡”到更远的彼岸,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思想的译者”。在她看来,翻译人才最看重三种素质:过硬的语言功底、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2015年秋天,翻译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译道大讲堂”应运而生。来到讲堂的嘉宾,不仅有翻译界的人才,还有各行各业的大家,包括《纽约时报》讲创意写作的作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古曲的教授。借助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力、鉴赏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真正做到“有思想”,这是程维一直坚持的理念。“我经常鼓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读一些‘无用’的书,选一两门看上去‘无用’的课,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同翻译所追求的“匠人精神”,对程维来说,“摆渡”还意味着为目标持之以恒的付出。2015年初,北二外开始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洽谈联合培养翻译博士的事宜。当时谁也没料到谈判期竟长达一年。考虑到中美的时间差,程维和北二外的老师们经常深夜一两点钟给美方的负责人发邮件,睡觉也不踏实,早上四五点钟又赶忙爬起来查看邮件,担心结果。此外,由于中美文化差异,每次她都要反复斟酌邮件行文中的字句,“生怕一处用词不妥,踩了对方文化禁忌的雷区而前功尽弃”。终于在2015年12月18日凌晨4时,程维收到了宾汉姆顿分校确认合作的消息。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们几个老师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执着。”说起这段经历,程维有些激动,仿佛那三百多个风雨兼程又提心吊胆的日日夜夜又浮现在眼前。虽然那一年,她的女儿面临小升初的压力,正需要母亲的陪伴,但她仍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工作,“因为责任这两个字太重了”。现在,第一批联合培养的6名学生,下月初就将前往美国深造。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克莱尔·麦克福尔在小说《摆渡人》里向读者发问。对中国而言,沟通中西文化的旅途并不孤独,因为我们有程维这样为了学生、为了工作、为了国家利益奉献自己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