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侨乡一家人的五代玉器情缘

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13日   第 05 版)

  图为家族第四代玉雕传承人廖锦文(左)在接受父亲关于打磨玉器技艺的指导。

  2016年8月25日,那天是一个美好的时节,廖锦文先生在“中国玉器之乡”四会市举行了廖氏家族雕刻工艺家风传承晚宴,出席晚宴的主要嘉宾除了港澳玉雕界的杰出人士外,廖氏家族的现有成员、廖氏家族雕刻工艺第三代传承人年近90岁的廖汉权老先生,其第四代雕刻工艺传承人及其家族雕刻工艺的第五代所有传承人悉数登场。

  这在廖氏家族史上是首次!由唐德鑫撰写的《廖氏家族工艺传承记》也正式陈述定稿。

  廖氏家族的手艺传承从1870年开始,迄今已经五代了,一百余年,历经风雨,实属不易。廖氏家族的技艺传承,超过了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时代,薪火相传至今,每一代传承人都能在秉持祖训的基础上,不忘初心,不懈努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廖氏家族的每个人,都孜孜不倦、默默无闻的把青春奉献给了工艺雕刻艺术。

  如今廖氏家族雕刻工艺,不仅在岭南大地声名鹊起,而且在港澳台及海外已经享有盛誉。

  

  代际相传的技艺

  据史料记载,廖氏家族之手工艺第一代开创者廖贵褶,诞生于广东省高要县宋隆五区(今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五股村)辖区内,时值晚清,政局风雨飘摇,社会民生凋敝。

  1890年左右,年方20岁的廖贵褶即赴广州,经乡绅推荐,拜师于华林寺附近的一位玉匠王师傅。彼时,由于满清的颓势,北方宫廷的匠师们纷纷离开宫廷,为谋生,又纷纷南下,到了坐拥“十三行”的繁荣广州,靠手工艺谋生,并广纳门徒,将北方宫廷工艺传授于民间。

  廖贵褶正是机缘巧合,遇到了宫廷玉匠王师傅。于是拜师学艺,为学日益。1902年,廖贵褶曾一度返回故里,娶妻生子,旋又返回广州,继续雕刻工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已在广州耕耘了10年之久的廖贵褶,十年磨一剑,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玉雕师傅。

  由于政局持续动荡,廖贵褶最终决定携妻儿重返故里高要,并厚积薄发,在以后的百年中,在高要和邻近的四会开创和传承了廖氏家族之手工艺,经过五代人的薪火接力,廖氏家族创造了玉雕艺术方面的耀眼辉煌。

  本报记者这次专程到广东四会独家采访廖氏家族工艺传承的第三代传人廖汉权老人时,深感工匠精神带给这位传人的豪情。

  今年已经91岁的廖汉权老人,看上去还是红光满脸,精神饱满。这位老人深情地回忆道,他每年组织几位老艺人都要去香港九龙的土瓜环,追思他年轻时学艺拼搏时场景,他说,虽然那里已经今非昔比,已变得十分繁荣,但遗风还在,精神难忘。

  廖氏家族之手工艺第二代传承人廖焕南(1903-1952),自幼传承家学,在父亲廖贵褶的启蒙下,自幼接触手工艺,少年时期已对一些小型玉雕技巧十分娴熟。辛亥革命爆发以后,随乡人到香港土瓜环的一家木器作坊,继续当上学徒。由于小小的廖焕南勤奋好学,深得师傅们喜爱,加之天资聪颖,本身传承家学,于是工艺日进。

  1941年香港沦陷后,廖氏家族工艺传承的第三代人廖汉权,与父亲廖焕南共蒙乱世,成长于兵荒马乱的岁月,幼年的他跟随着父母亲,从香港徒步一个多月,回到高要金渡镇。廖汉权时常听先辈讲述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也深深地知道薄技傍身的重要性,加之天资聪颖,幼蒙庭训,于是子承父业。难能可贵的是,廖汉权不仅完整地继承了父亲廖焕南的木雕工艺,还寻师访道,广泛涉猎各种雕刻技艺,在青年时期,即掌握了木雕、象牙雕、玉雕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妙制“镇家宝”

  初到广东四会采访,作为廖氏家族之手工艺第四代传承人的廖锦文,一见面就让本报记者到他的高要老家金渡镇五股村去看看。

  在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廖锦文带记者去看了一下他的父辈们的几个特意留下来的小作坊。他说,他小时候经常在破墙洞中观看父辈们的土法玉雕工艺,他们当时都是用脚踏式的原始工具来雕刻,极其费力。数年雕刻一个玉雕工艺品或行货,也值不了几个钱,由此可见前辈们的创业辛酸和坚毅精神。

  在五股村,记者看到,目前留在村里的劳动力都在搞各种各样的雕刻,最多的是砚雕,也有大量的木雕、竹雕、牛皮雕刻等,这里真是雕刻之乡。

  中学时,历史教科书上的一张图片改变了廖锦文的一生,使出身民间工艺世家的他,毅然走上了玉雕之路。使他一见倾心的玉雕图片便是《大禹治水》——这是乾隆年间的巨型玉雕作品,作品耗时十年,大气磅礴,颂扬了大禹治水的功绩,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为何帝王用玉作为载体来表达大禹治水人定胜天的精神,而不是其它。一番冥思苦想后,廖锦文意识到大禹治水是折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故事,不朽的故事,自然只有用代表民族精神的不朽的玉才能体现。与《大禹治水》的不期而遇,启发了他艺术上的追求——玉雕在追求一种情趣的同时,更应弘扬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民族文化。

  廖锦文告诉记者,数年前他在老家的一次喜庆筵席上曾品尝到乡亲秘制的烧鸡,对烧鸡金黄色的皮壳印象深刻,就好似翡翠中特有的黄翡,故渴望能用一块翡翠原石雕琢成一只烧鸡,以便望之回味。而且在当时的四会茶油鸡在当地风味中独领风骚,社会各界都希望有一个鸡的传世作品的诞生。

  为此,他曾多次亲自前往云南选材,可惜未能选中合适的翡翠原石,3年都未能遂愿。

  有一次他到缅甸的翡翠矿区,在许许多多的翡翠原石中,专门为此精选购买了百余块黄翡原石,回来经挑选后,只得一块可制作“烧鸡”。经反复构图,定出“烧鸡”的草图,想不到在雕琢过程中原石竟有裂痕出现,幸好他又突发灵感,将天然裂痕当作“烧鸡”已烧熟破开。结果,整件作品利用圆雕写实手法,将原石应有的天然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使“烧鸡”浑然天成。

  很多人初看这块玉雕,还以为是一只刚出炉的香喷喷的烧鸡呢,让人垂涎欲滴。当再仔细观看发现这确实是一块玉雕时,又不禁叹服作者的精妙构思和娴熟刀法。廖锦文把这件作品命名为“镇家宝”。

  建立翡翠博物馆

  站在文宝斋翡翠博物馆外,地上长满了苔藓的古青砖、门口一对高古威严的宋代汉白玉貔貅、墙上满是青花砖堆砌、古朴典雅的古木梨花窗、雕镂着优美花草纹案并勾勒着流畅古典线条的木门、更精致的是门口处抬望眼镌刻着11个古朴浑厚、笔力苍劲雄健的书法“仁义礼智信洁勇道德忠乐”,实在是赏心悦目,令人流连不已!

  五年前,四会文宝斋翡翠博物馆正式开张。据悉,这是广东省首家展示翡翠历史、文化、艺术的人文博物馆。

  文宝斋翡翠博物馆是由廖锦文先生独资兴建的一家以玉器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该馆选址于水岸名都,绥江之边,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馆内共分五个展区,以“文史+藏品”的形式,展出廖锦文所创作的多项玉雕作品,介绍玉文化的历史进化和艺术嬗变。

  在翡翠博物馆里,记者看到,许多佳作都为巧夺天工之作。其中,“镇家宝”整件为翡色,翡色在翡翠“福禄寿”三彩中称为“福意”,作品寓意吉庆满堂,瑞岁丰年,能共存千秋万代,若能置其于家中,可算是一件巧夺天工的家传之宝,故取名“镇家宝”。

  《流金岁月》、《六祖——四会树禅风》获2007年中国玉雕设计电视大赛优秀奖……部分玉雕作品还曾在人民大会堂展出过。如今陈列在橱窗里的一排排奖杯,默默见证了廖锦文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成就,也充分展示了他独具匠心的艺术才华与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

  面对目前市场的冲击和跟风的潮流,廖锦文时刻以玉德进行自勉,不盲从不跟风,坚守作品的原创和艺术上融合古今的创作理念。为此,他于2006年投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顾永骏大师门下,顾永骏大师被誉为中国“山子雕第一人”,他将失传200多年的山子雕重新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

  廖锦波、廖锦洪、廖月英、廖锦文、廖月青兄弟姐妹五人,均在幼年时,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家族工艺,并继往开来,不仅继承了木雕、象牙雕、玉雕,还接触了肇庆的特色雕刻工艺——砚雕,而廖月英、廖月青,在其母亲邓带的悉心栽培下还继承了高要本土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草席编织。

  在第四代廖氏家族工艺传承人中,其中的佼佼者也就是廖锦文先生。他先后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厅授予“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工商联授予“中华玉雕艺术大师”等称号。

  廖氏家族工艺传承的第五代人有:廖丽梅、廖桂安、廖桂广、廖桂咏、廖桂荣、廖丽诗、廖丽洁、廖桂铭等8人。如今,廖桂安已是广东省中级工艺美术师和中华玉雕工艺师,廖丽梅、廖桂广两人被评为广东省初级工艺美术师。

侨乡一家人的五代玉器情缘
熊猫拉近中德两国距离(习近平讲故事)
中西文化的“摆渡人”(众生相)
责编:杨俊峰 邮箱:rmrbzg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