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天,西班牙马德里,我的汉字书法班来了一位名叫苏珊娜的女学生,40岁上下,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她既不会汉语,也不认识汉字,但喜欢中国书法,希望参加书法班。刚开始,我教苏珊娜一些独体字,讲解这些字形的演变过程,她颇感兴趣,也能记住。后来,进入书法教学过程,我教她写唐楷柳体,她写得十分认真。对初学者来说,她的字写得还不错,不过看得出来写得很费劲。有时她感觉累了,就停下临摹,放松一会儿,然后按自己的想法去写。就在这时,我发现她写的字,线条有点像弘一大师的字,我观察了几次后,就让她临摹弘一大师的楷书。令我想不到的是,苏珊娜练习了几个月,居然把弘一体楷书写至逼真,实在令人惊喜。这样的学习速度是临摹欧体、颜体和柳体所无法达到的。
2011年5月,苏珊娜的书法作品在西班牙华侨华人书画展上展出,获得好评。一位书法家评论说: “还没看到过一位外国人把汉字写得这么好。”
弘一大师被中国书法界评为“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国学大师马一浮曾撰文道:“大师书法,得力于《张猛龙碑》,晚年离尘,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
大师方外友人叶圣陶先生评论:“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不容移动一丝一毫。”这种观点也有助于向海外学生解释“弘一体”书法的结体,使复杂的汉字结体变得明了易懂,安排笔画有规可循。
为此,我给学生选弘一大师45岁至55岁时期的作品作为“弘一体”的范本。大师45岁所写的《佛说大乘戒经》字体工整,点画分明稳健;47岁所写的《华严经十回向品初廻向章》,大师自评:“含宏敦厚,饶有道气,比之《黄庭》。”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在浙江杭州,著名书画家沈本千先生教我学书画时谈及弘一大师。沈老告诉我,他早年就读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曾参加李叔同和学生创办的“桐阴画会”。这是我对弘一大师最初的认识,然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凡是在报刊上看到有关弘一大师的文章,我总是仔细地阅读,每次回国都要去书店寻找大师的书法作品集,看到好的就购买。弘一大师任教过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是我的母校杭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多么难得的缘分,令人珍惜。这些就是促成我在海外编写教授“弘一体”汉字的激情和因缘。
(寄自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