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

寻常巷陌最关情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08日   第 05 版)

  有个北漂的朋友,从来不住楼房,而是青睐四合院。问他原因,只道三个字:接地气。

  说起来也可以理解。每次去古镇、水乡,总是忍不住踏上石板路,拐进曲曲折折的小巷,伸长脖子窥探人家的院落,听听异乡的细语,闻闻灶火的味道。似乎只有在巷陌之中,才能见到一个城市最“人间烟火”的一面。

  城市中的背街小巷,其实也是城市的“脸面”。只不过,这些“脸面”藏在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身后。平日里,除了居住于此的街坊,少有人关心和了解其中的生活细节。但城市中最吸引人和最鲜活的部分,或许就隐藏在这寻常巷陌之中。

  不过,像文艺青年一般,单纯地对街巷寄予过度的浪漫幻想,也有些不切实际。毕竟,它们是城市的肌体和血管,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街巷搞得一团糟,烟火气倒是有了,可冒烟冒火的风险大大增加了。

  不久前,北京南锣鼓巷有家书店,在墙体上开墙打洞,涉及违建被拆除封门。没成想,书店经营者反倒在网络上大打悲情牌,一时间让不少网友义愤填膺。直到事件反转,真相浮出水面,舆论才逐渐平息。假借某种情怀,对抗城市治理,恐怕不是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对于近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的整治开墙打洞行动,舆论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同时,不少身处其中的居民又为整治行动摇旗呐喊,称其终于归还了自己清净的“生活空间”。

  同样的市井“生活”,为何出现认知的分裂?细想起来并不费解。长久以来,城市的管理者们似乎更看重“面子”,而忽视了城市的“里子”。市井气息浓厚的街巷,由于放任发展、疏于管理,出现了秩序混乱、垃圾遍布、安全隐患等问题。这边是各式店铺、酒馆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另一边是噪音、污染扰乱了城市的运转。视角不同,观感自然有别。

  都说城市建得越来越像,一样的高楼、一样的车流。或许,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气质,就存在于背街小巷之中。如今,随着环境、治安等问题的凸显,背街小巷已然成为衡量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标尺、了解社会治理的窗口。

  由此看来,街长、巷长的任命来得正是时候。他们既是沟通各个职能部门、确保街巷治理落到实处的监督者,也是守望邻里、让街巷恢复整洁和秩序的责任人。既要留住街巷的生活气息,又要保证居民的生活安全。地位虽然不高,作用却不可小觑。

  寻常巷陌最关情。虽然街巷长刚刚上任,但我们希望他们能永远在岗,为居民守护一方空间,为城市创造一份和谐。

我在长安街当“街巷长”(深阅读)
寻常巷陌最关情
国外街区怎么治理(他山之石)
责编:彭训文 邮箱:wanfenglin5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