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当局成立“催生办公室”,意欲提升一直走低的生育率,改善人口老化现状。对此,台湾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发言人王兆庆投书媒体指出,生育率低是综合因素所致,如果只是某部门成立个办公室,恐怕是提升一下生育补贴,走走过场了事,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文章摘发如下:
民众对少子化听到耳朵都长茧了,当局真的拿出对策了吗?低生育率不是今天才开始。多年过去,台湾的生育率还是在1左右徘徊。关键原因是,少子化乃典型“多重共病”的结果,并无单一解方,目前至少有八大病因:薪资太低、房价太高、工时太长、公共托育支持不足、婚育后职场不友善、家庭责任性别不平等、离婚或婚外育儿代价太大、对社会未来前景不安。
这并非一个部门的事情。劳动部门要降低工时,内政部门要推社会住宅,当局要找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公共政策要鼓励老板支持育儿员工弹性上班,要创造公婆姑嫂全家支援的友善家庭环境,而不是对年轻人的婚姻、育儿指指点点。要想对症下药,当局除了政策,还要设法转化社会观念、调整社会结构。
现在,由卫生福利部门成立个“少子化办公室”,虽然比过去内政部门“百万元征生育口号”好一点,但终究难解决问题,无非是各单位盘点既有补助,各自现金加码,应付了事。这好比从头到脚一身病,结果医生只给你开止痛药。
试问,当养一个小孩需要1000万元(新台币),政府发发小钱,就会提升生育愿望吗?当局曾引用牛津大学人口学者的话:如果没有“实质分担育儿职责”,政府投入鼓励生育的资金不会有效果。
此时此刻,卫生福利部门不如先挑自己能处理的病因——公共托育支持不足来解决问题。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发现,因妇女就业扩大,托育需求人数近年迅速成长,日本去年计划扩充10万名保育员。德国近年扩充了40万名公立幼儿园工作人员,使托育覆盖率从14%增长到35%。
卫生福利部门如果具体调查幼儿入园需求人数,喊出几年内增加多少保育员和公立幼儿园托婴名额,那才是了不起、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