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25日 星期二

重返刺桐港(丝路回响(一))

本报记者 郑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25日   第 07 版)

  泉州海交馆内的古船模型及古代航海路线图
  (陈起拓摄)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泉州的刺桐花
  (泉州网)

  清净寺

  开栏的话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渴望交流交融之心促使道路开辟、文明互动。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桥梁,也是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自本期起,本版推出“丝路回响”栏目,介绍和讲述古今丝路上的文明故事。
  ——编者

  

  公元562年,是印度高僧真谛三藏到达中国的第16年。

  时为南北朝时期。与同时代的印度僧人一样,他搭乘商船循海路来到中国。海路虽也艰险,但还是比陆路快。抵广州后,他一路颠沛到南京,却因战乱不得不再度掉头南行。在福建泉州,他找到了东临县城15里、南距大海30里的九日山延福寺,停留下来,一边翻译《金刚经》,一边等候季风,准备南航马来半岛。

  彼时,泉州已经有大船通航南洋。以海为生的当地人,早已深谙如何利用季风和洋流规律,在夏天的4月、冬天的10月归航出航,进行海外贸易。他们顺应天命求生谋业,等待着历史的选择。

  

  壹

  真谛三藏离开泉州后不久,伊斯兰传教士也从海上进入泉州。

  史书记载,唐武德间618年至626年,穆罕默德派遣四贤徒来华传教,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死后葬在东郊的灵山。

  同样是618年,视线往北,隋炀帝刚在江都被杀,新诞生的唐朝迁都长安,啼声初试,正孕育着一次规模盛大的对外开放。

  偏南一隅的泉州既无战事之扰,亦无灾害之虑,深耕已久的港口迎来重要发展期,逐渐将航线延伸至印度洋、波斯湾、红海。

  佛教来了,伊斯兰教来了,印度教来了,摩尼教来了;阿拉伯人来了,印度人来了,东南亚人来了,非洲人也来了;商人来了、传教士来了、学者也来了……

  到唐中期,虽然与“万国衣冠”的长安比起来,泉州还只是“市井十洲人”,但也商贸繁荣,外商云集,东方大港、文化名都的雏形已然显现。据成书于唐会昌六年(846年)的《道里邦国志》记,彼时泉州已与交州、广州、扬州并列为中国四大港口。

  唐末,由于黄巢起义,广州元气大伤,杭州、宁波又离南海诸国较远,位于它们中间的泉州,在运费、时间和安全上达到“最佳性价比”,竟意外成了各种力量此消彼长、分化组合后的最终选择,于南宋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公元1166年,杭州、宁波两地的市舶司(管理中外商船的出入境签证、检查、征税等事宜,同时兼有海关、外贸局、港务局等部门职能)被取消,而泉州的市舶司从公元1088年一直延续到公元1472年,前后长达386年之久。

  南宋时期,泉州市舶司的收入一度成为财政的救命稻草,达到200万缗,占当时财政收入的5%。

  这种地位一直延续到元朝。泉州港更加繁荣。为了适应海外商贸的发展,泉州在唐朝子城的基础上兴建罗城,泉州城由原来的3里达到了20多里,街道拓宽,并设立7座城门。围绕泉州城遍植风景树——刺桐,从此刺桐就成为泉州的象征。

  公元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道:“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如果亚历山大港或其他港有一艘胡椒船到诸基督教国,我敢说到刺桐港的胡椒船就有100艘。”

  在阿拉伯国家,同样有着“ZAITUN”(刺桐)的记载。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游记中记述道:“我们渡海到达第一座城市是刺桐……这是一座巨大的城市,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船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

  那个时候,泉州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刺桐港进口商品高达300多种,主要有象牙、珊瑚、玳瑁、龙脑、苏木、白豆蔻、驼毛布、织金软棉、槟榔、水晶、鹦鹉等香料、药物、宝货。出口的货物有云南的叶金、浙江的瓷器、苏杭的色缎、明州的草席、温州的瓷器、镇州的锡镴等共计90多个种类。

  因为频繁的贸易往来,当时这里还侨居着一二十万阿拉伯人、波斯人、法兰克人、印度人、犹太人等,并存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宗教,包括佛家、道家、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等。东西方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景象,即使在今天,也令人惊叹不已。

  贰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过,一件重大的情事,牵涉广泛,竟已发生,又不可逆转,则当中必有理由,是为历史的仲裁。

  刺桐港同样如此。

  明清的海禁政策,像利剑一样斩断泉州的经济命脉。繁荣数百年的刺桐港慢慢衰落,渐渐退出大港的序列。接近400年的鼎盛转眼凋敝,挽歌却没有因此唱响。乘风破浪的天性与后天机遇的垂青,早已使海洋文明中的开放与包容,沉淀成为这座城市的宝藏。

  一切都等待着世人的重新发现。

  在沉寂了500年后,刺桐港终于等来再次改变他们命运的人。他就是杜杜·迪安博士。

  1991年,迪安博士作为总领队,带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乘游轮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一路经过希腊、土耳其、埃及、阿曼、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来到中国。

  “我相信是一只上帝之手把我们带到了这里。”时至今日,杜杜·迪安博士回忆起来仍十分激动。

  他记得,由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外交官、学者、记者组成的考察团在泉州期间,考察了许多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当他们看到中国本土的关帝庙与伊斯兰教的清净寺紧邻,而斜对面就是印度正教遗址,不同宗教于一地共生共荣;看到古老的清真寺,甚至在世界其他地区已经消失的波斯摩尼教,到现在还有人去礼拜、烧香,无不啧啧称奇。参观完摩尼教遗址草庵后,迪安博士当场宣布:“这是考察团此行最大的收获。”

  那次考察结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泉州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的名字再度为世界所知,随即开启了20多年漫长的申遗道路。直到2016年,终于得以以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古泉州(刺桐)史迹”,正式代表中国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上,泉州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城市范本。”现任泉州市市长康涛这样阐释古泉州(刺桐)史迹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在褪去世界第一大港光环的500年后,这座城市希望以申遗为契机,再度复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文交流,在“一带一路”的宏大叙事中讲述自己的故事。

  悠久的海上交通历史、盛极一时的对外交流文化、璀璨的海洋文明,泉州的故事注定是精彩而令人回味的。

  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选出了80位青年代表,到泉州考察学习。他们中很多人不了解泉州,对“一带一路”也知之甚少,但经过几天参观学习后,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的意义。

  来自阿联酋的大学生曼苏尔对记者说,亲眼看到,才深刻了解到丝绸之路的伟大。“它不仅是一条经济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曼苏尔特别喜欢泉州的清净寺,并在那里做了祷告。看到那么多不同的宗教集中在一个地方,他觉得太美了。正如迪安博士说的:“树叶在战斗,根却在亲吻对方。”

  这句来自西方的古老谚语,想必1500年前就在泉州流传过。

重返刺桐港(丝路回响(一))
中国的世界遗产与国际视野
古泉州(刺桐)重要文物及史迹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