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显示,满族人口总数为1041万人,分布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北京为多。
聚居于东北三省及河北省的满族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大豆、高粱、玉米、烟草、苹果和柞蚕等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山区特产人参、蘑菇、木耳等。东北三省城市中的满族主要从事工商业,散居于全国各地的满族主要是工人,知识分子也较多。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文字创立于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作为官方文字,满文一度在全国广泛使用,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清中期以后,满语逐渐被放弃,但在今天东北和北京等地的汉语中,还保留有大量的满语语音和词汇。
“白山黑水”是故乡
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
肃慎人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他们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以狩猎游牧为主业,擅骑射,性勇猛。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初),肃慎部曾向周朝进献“楛矢石砮”。《左传》记载:“肃慎、燕、亳”为周代的“北土”。
战国后,肃慎人改称挹娄,种五谷并长于养猪,能织麻布,会造小船。
南北朝、隋、唐时期,肃慎、挹娄的后裔相继以勿吉、靺鞨的名称出现,人口发展多达数十个部落。靺鞨后来发展为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等七部。
唐代,大祚荣(粟末靺鞨首领)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地方政权“振国”。唐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被唐朝册封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便以渤海为号。渤海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均按唐制建立,文字采用汉字。
辽亡渤海后,南迁渤海部民,而黑水靺鞨取代渤海兴起,称为“女真”,一直沿用到明代末年。
辽代女真人可分为三部分:居住在辽东的被称为熟女真或系辽籍女真;居住在松花江以北的被称为生女真;居住在两者之间的被称为回霸(一作回纥)女真。生女真中的完颜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建立金朝,先与北宋联合灭辽,不久又南下,与南宋并立。
明代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明称野人女真),已经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清人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说:“满洲有稼穑,有城堡世居之民”“数十巨族,则各踞城寨,小族亦自主屯堡,互相雄长,各臣其民,均有城廓。土著习射猎,知稼穑”。
八旗军队是清政权基石
明中叶以后,女真各部互争雄长,长期征战。具有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努尔哈赤(清太祖),用30多年将女真各部统一起来。期间,他对狩猎组织牛录进行创造性改造,建立了著名的八旗制度。满族兵丁参加了有清一代几乎所有战事,为战争付出巨大的牺牲。八旗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合一、兵民合一的组织,对清统一全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大金国,自称“英明汗”,史称后金。清太宗皇太极继位改元“天聪”,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陆续组建完成。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八旗兵丁由过去关外时期的旗地制,转变为入关后的旗饷制。满、汉统治阶级逐步结合,社会经济也渐次恢复并走向繁荣。
康乾时期,中国版图东起库页岛,南及曾母暗沙,西达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东北连外兴安岭,疆土约1250多万平方公里。
在军事政治上,八旗军队是清政权存在的基石;从民政方面看,八旗制度是清代旗、民分治的有效手段。八旗制度将八旗人口与汉族分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清初较为尖锐的民族矛盾。清中叶以后,又防止了八旗人口消融于汉族汪洋大海中。但一个民族全民皆兵,不准从事农、工、商各业谋生,最终成为束缚发展的枷锁。
1911年辛亥革命,清廷覆亡,旗营解散,八旗制度彻底垮台,满族从赖饷而食转向自谋生计。
满汉全席·萨其玛·萨满
满族是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
历史记载,满族姓氏有600多个,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满族称姓氏为哈拉(hala)。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家族),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家族分支与随任驻防调往别处分化出数个新穆昆。宋元后深受蒙古族的影响,女真人称名而不称姓。清入关后,很多满洲旗人受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用汉字为姓氏,如瓜尔佳氏以音译改称为关姓,钮钴禄氏以意译改称郎(狼),伊尔根觉罗又称民觉罗,改汉称为赵。也有将满姓汉语音译的第一个字作为姓氏的,如佟佳氏简称佟,马佳氏简称马,还有图、德、大、暴、呼、阿、肇、西、布等姓氏,大多数是将原来的满姓用汉字来进行简称。
对此,清统治者十分不满,多次严令禁止,但没多大效果。辛亥革命后,绝大多数的满族人普遍用汉字姓,或捏改汉姓,使他人不知其为满族,以至于今天很多满族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老姓。
满族先民长期居住在山林地区,崇尚骑射。婴儿初生时,悬弓箭于门前,象征他未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射手。男孩六七岁时,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稍长,就骑马佩箭驰骋山林。女人执鞭不亚于男子,姑娘出嫁,弓、箭、鹿皮服是必备品,结婚时的天地桌上要插上弓和箭。轿车进门,新郎要射三支箭。
满族男子头顶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清入关后强行在全国推广。女子发式幼年与男孩一样,稍长,在脑后留辫子,结婚时开脸上头,戴钿子。平时,在头顶盘髻,有架子头、两把头等样式。男子的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其中的“箭袖”(满语:哇哈)是在窄袖口上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以御寒,放袖子后来成为清朝礼节中的规定动作。少妇穿宽大的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有花盆底和船形底等样式。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男子所服的坎肩等至今仍有沿用,而女子旗袍历经演变,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女装的代表。
满族食品也极富特色,“满汉全席”就是满点与汉菜融合的精品,乾隆时的满汉全席已有菜点100余道。日常生活中,满族民间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每逢过节时吃“哎吉格饽”(饺子)。除夕晚饭吃满族独有的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中至今犹存的“萨其玛”等。今天中国北方的饺子、火锅、酸菜、京味糕点等,均与满族饮食文化有着渊源关系。
满族住房,院落围以矮墙,大门朝南,院内有影壁,居室多开南窗和西窗,冬暖夏凉。
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宫廷有“选秀”。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柜、衣服、首饰等,作为姑娘的财产。旧时满族结婚过程繁复,有议婚、小定、大定、过礼、送日子、开锁、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和住对月一整套过程。结婚时,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3天一小礼(打千请安),5天一大礼(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遇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古代满族歌舞多由狩猎、战斗的动作演化而来。舞蹈必选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称作“喜起舞”,或舞者一半人扮成虎、豹等兽,一半人骑假马追射,称作“隆庆舞”。喜庆宴会时,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和。
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与作战相关:“跳马”是在马飞跑时横跃马身,跳骆驼则是从后跃上驼背,都是和敌人短兵相接时、飞上敌骑的擒拿技术。跑冰鞋是八旗士兵必须操练的军事技术。乾隆时期,每年农历十月都要在北京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子弟滑冰,参加检阅的人数达1600名(每旗200人)。其盛大,举世无双。
满族先民远在渤海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春节、端午节等节庆习俗,既受到汉文化影响,也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如女真人在端午节采艾蒿、吃艾糕、系长命锁、射柳祭天等,不是祭祀屈原而是为了健身祛病。
春节,是满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蓝、白色)、挂“福”字。午夜分发“神纸”之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子时,家家吃饺子,取“更岁饺子”之意,还要把一枚铜钱(富家有的用金钱小保及宝石等)暗放饺子中,谁吃到了则终岁大吉。除夕,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可达二丈,上扎松枝,高挂红灯,至初六夜夜不熄。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除挂彩灯外,还制作“冰灯”,农村还有“蒸面灯”之俗。晚清广州“羊城灯市”中,以旗人所制灯最为璀璨夺目,成为广州一种特产。
正月十六,北方各地满族妇女,盛行卧冰与“滚冰”,象征着去除晦气;正月二十五“添仓”,祈求丰年;二月初二“龙抬头”祈求风调雨顺;三月三“开马绊”;清明节“祭墓”,上坟插柳;端午节要外出踏青、击球、赛秋千等。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萨满”是通古斯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满族萨满教兼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四重含义,故崇拜的神祗既多又杂。清代,满族也有崇信佛教和关羽的,祭祀仪式袭用萨满祭祀。驻防旗人后裔有家中挂祖宗袋的,袋装从关外带来的家乡泥土。广州满族所祭“落广祖”,为第一代到广州落户的祖先。
重视文化教育
满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民族。清代以来,满族教育的普及面及办学种类创历史纪录。有隶属于国子监的八旗官学,有隶于宗人府的宗学和觉罗学。京畿地区外,在八旗驻防地方和发祥地东北广设官学。普通旗人10岁以上入隶属于各旗参领的八旗义学,学习满语满文及骑射,成绩归档。后期学习内容多转向汉族传统文化。清初即特设八旗考试,并设满文翻译考试。起初,科举方面还是旗、汉分考,后渐一体考试。
清代举国家之力,编纂了一大批类书,如康熙时的《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时的《四库全书》等,给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满族自身也有相当数量的著作传世。康熙主持编修的《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满族的外科医学接骨(八旗称“揣搬”),在西医的石膏、绷带流行之前,在北京一直占主导地位。
早期满文著作,如《满文老档》《太祖实录》和图理琛所著《异域录》等,都是众所周知的著作。汉文名著大多译成满文,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均有满文译本。
满族文化的发展,还突出表现在满族人用汉文著书立说方面。著名词家纳兰性德所著《饮水词集》和《侧帽集》,清新自然;清朝贵族昭梿所著《啸亭杂录》,就其耳闻目睹的清前期的制度、仪礼、事件、人物等杂记成书;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是北京岁时风土的记录,现有多种外文译本。清代满族还出现了不少女作家,西林太清(顾太清)被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以及著《琴谱》的科德氏、著《花堁闲吟》的完颜悦姑、著《香吟馆小草》的库里雅令文等。
我们所熟知的文学艺术家还有著名满族京剧艺术家程砚秋,满族作家老舍,满族语言学家罗常培,相声艺术家侯宝林等。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张稚丹编辑整理,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