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31日 星期五

清明时节孝敬行(大秦岭)

田一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31日   第 10 版)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它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清明祭祀“教后人以孝,育后人以敬”,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传承下来。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所以,有“敬”,才是真正的“孝”;没有“敬”,“孝”便只能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也就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

  有人问,我给父母买房子车子,给父母花不完的零花钱,我不孝吗?其实答案很简单,问问你的父母,他们快乐吗?

  《太平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一子,而父母常得其乐,而不饥寒者,是贤孝之子。”也就是说,那些既能让父母获得快乐又让其无生活之忧的人,才是真正孝顺的人。所以,纵使你给父母万贯家财、山珍海味,如果没有亲人间的团聚,没有电话里的家长里短、嘘寒问暖,没有每日发自内心的惦念,那也不是孝,因为父母不快乐,他们的心灵没有得到慰藉和满足。

  没有敬,也就没有孝。真正大孝之人,不仅要养父母的身体,还要用心中的尊敬与爱戴滋养他们的心。对于父母来说,被敬爱之心滋养才是最大的幸福与快乐,也只有这种奉养,才是子女给父母的最好安慰。

  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有一个朋友工作在西安,老母亲在老家河南新乡农村,他几乎每10天就要乘高铁回去看望老母亲。有朋友问他为什么不把老母亲接到身边,朋友说要尊重老人的选择,她乐意住在老家,而子女经常回家听老母亲讲一讲过去的事,她已经很幸福了。

  晚清名儒倭仁说过:“根本之途,在人心不在技艺。”孝之道同样在人心,不在技艺。《弟子规》中讲:“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敬”是对父母尽孝的最好表达。

  实际上,在家里学会了孝敬父母,在社会上也就能恭敬他人。关于“敬”的正能量,宋时程颢曾有论述: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必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牵手行动”助推丝路旅游
融入“一带一路” 更好走向世界
学汉语 游汉中
清明时节孝敬行(大秦岭)
宝鸡陈仓让贫困户当股东
游洋州花海 赏鹮乡春光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