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端着板凳与家人一起看春晚”是上世纪的过年方式,2017年的春节则是以“红包”为主旋律的一年。无论是微信的“摇一摇抢红包”、支付宝的“集五福送红包”,还是各商家红包、游戏红包,电子红包让春节的“互联网味道”越来越浓。
然而,从消遣的“伴奏”演变为春节的“主题曲”,有关“抢红包”的争议声却越来越大。本该更多回归家庭与亲情的春节,却在低头抢红包中度过,连与家人的互动交流也被大多数人忽略。
火爆的“红包经济”
4年前,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展开的“手机红包”营销造成了一股“全民抢红包”的旋风。现如今,其爆发式发展的速度更是惊人。据微信近日发布的《2017微信春节数据报告》显示,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平均全国每人发35个有余。而除夕零点前后,微信红包祝福达到峰值,每秒收发达到76万个。
不少人感叹:年夜饭桌上,一手拿筷子、一手抢红包,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常态。家住大连湾的陈林(化名)这个春节过得有些愧疚。因在微信里“疯狂”抢红包,忽略与家人谈心,父亲一气之下把一叠百元现金甩在她面前。事后,陈林立即认错道歉,几经安抚,父亲才消了气。
但实际上,抢红包并非年轻人的专利。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父母辈也加入了“红包大战”,热烈程度完全不亚于子女。
“我爸妈玩得比我还痴迷,没抢到还会怪我打扰呢。”在北京工作的湖南妹子张艳告诉笔者,过年那阵子,不知道怎么父母突然都来请教她怎么用微信、QQ玩红包,教会之后简直可以用“沉迷红包无法自拔”来形容。
传统文化新内涵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重塑着人们的亲情和文化。
在年过50、家住贵阳的陈阿姨的记忆里,小时候每到过年、守岁,长辈都会给他们压岁钱,然后在枕头下放一晚。“那时爸妈一个月工资水平也才三五十块,打开红包,拿到两角钱,我们这帮小孩子就已经很开心了。”现在,只要动动拇指就能把祝福和心意传达出去。这几年,无论过节与否,陈阿姨总会给她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女儿发几个“网络红包”互动下,增进感情。
如今,传统意义上的发压岁钱变成“抢红包”,不仅脱离了传统概念,更延伸出了文化新内涵。
“其实这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延伸。红包本身是春节的象征,而微信等工具则强化了网络空间的交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技术平台的便利催生了网络抢红包的现象,“网络抢红包看似是为了争抢金钱,其实更为注重营造新年的喜庆气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邱建新说,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通过这种活动进行联系,增加年味。”
回归初衷亲情浓
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拿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俩坐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作为新年俗,“抢红包”只是生活的调剂品,无论多么抢眼,也难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
邱建新直言不讳地指出抢红包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他认为,过年与家人团聚,亲情互动才是最主要的。“大多数年轻人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可能就回家一次,然而即便是回家了,也是埋头盯着手机,把父母晾一边,这样的春节便失去了最本真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表示,互联网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平台,但不能让其喧宾夺主。“互联网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快捷便利的沟通,但它替代不了亲情友情,也不该主宰人们的现实生活。”
自古春节亲情绕,放下手机尽孝道。不管过年的方式怎么变,过年的核心价值和文化理念并不会改变,那就是“团聚”。
所以过年的时候,应该帮帮亲友贴对联、包饺子,教教长辈用微博、抢红包,围坐一起,听他们讲过去的事,谈你在互联网上的见闻。如此,“年味”才更有“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