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屠呦呦——

一生倾情青蒿素

本报记者 赵永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1月10日   第 12 版)

  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在北京家中。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又创造了一个“第一”:在2000年至今获此奖的27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她是第一位女科学家。

  屠呦呦“婉拒”了多家媒体采访。好在,从她同事的讲述中,我们也能“窥见”其人其事、其心其志。

  临危受命

  1969年1月底,39岁的研究实习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

  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恶性疾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几千年,患者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

  应越南的请求,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国军方从1964年起开始抗疟药研究。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召开“抗疟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代号为“523”项目的大规模药物筛选、研究在全国7省市展开。截至1968年,参研机构筛选了万余种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取得理想结果。在这种情况下,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受命加入“523”项目。

  “屠呦呦的责任感很强,她认为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据屠呦呦的同事、中药所廖福龙研究员介绍,由于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两个孩子无人照看,她就把不满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抗疟中草药的研发。

  历经波折

  最初,课题组只有屠呦呦一个人。阅读大量历代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她用3个月时间,收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并在此基础上编辑成包含640个方药在内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

  此后,屠呦呦以常山、胡椒、青蒿等为主要对象,进行重点研究。截至1971年9月初,她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各种实验,但结果都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脾气倔强的屠呦呦又开始用心阅读中医典籍,从中寻找灵感。一天,她在阅读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被其中的一段话“醍醐灌顶”: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意识到:温度是提取抗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关键!经过周密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新的提取方案,从1971年9月起对既往筛选过的重点药物及几十种后补药物,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

  10月4日,在历经数百次的失败后,“幸福终于来敲门”: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荣获大奖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2005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1100万人份,2014年为3.37亿人份。”屠呦呦的同事、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研究员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疟疾的主导药物,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青蒿素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神药”,名副其实。

  名至实归的,还有屠呦呦荣获的两个国际大奖: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两项大奖,均为中国本土科学家的“零突破”。

  对于这两个全球瞩目的国际大奖,屠呦呦本人如何看待?

  对于拉斯克奖,她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对于诺奖,她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为中国“领跑”科技创新添底气
超导领域的“中国符号”
一生倾情青蒿素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