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

虎贝蒸笼真功夫(中国民间工艺)

王锦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1月03日   第 07 版)

  黄家村村民正在制作虎贝蒸笼

  “蒸”是能体现烹饪特色的烹调技术,也是能保留食品营养的烹饪方式。蒸笼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炊具,传统的竹木蒸笼由于器物本身吸水性强,在蒸制过程中锅里产生的蒸汽极易被竹木吸收,蒸汽不倒流,并能让食物营养成份不受破坏、香气不流失,因而有着长久的使用传统。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黄家村属于近海山区。这里山岭连绵,潮湿雾多,气候润湿,尤其适合柳杉和毛竹的生长。丰富的林木资源,为虎贝黄家蒸笼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黄家蒸笼是黄家村祖传的传统工艺产品,采用质地疏松、轻软细致的柳杉、毛竹、水藤等特殊材料制作,外形美观、触感细腻,能让饭食保持一股特有的清香味道,久置不馊。因此,“虎贝黄家蒸笼”在闽东备受青睐。作为民间手工艺的技术内涵,黄家蒸笼始终保持着人与自然、自然与材料、材料与技术的连续关系。黄家蒸笼在创制、完善过程中自始至终包含了工匠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显示出经验理性的意义和光彩。

  黄家人手工制作柳杉蒸笼的技艺,历经元、明流传到了清乾隆年间,由于福建髹漆业的蓬勃兴起,手工制作的柳杉制品更为繁多,碗、盘、杯、盒、碟,瓶、壶、盏、甑等,花样百出,品种繁多。尤其独具匠心的是“八仙迎客盒”——“垒叠成宫灯,摆折似花开”。据《宁德市志》记载: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年方15岁的黄一府,以其灵巧的手艺,发明了杉木蒸笼,并迅速在当地走红。于是,学艺、贩卖的人越来越多,黄家村一时成为远近闻名的“蒸笼村”。从此,黄家人一代接一代,父教子学,学艺传艺;走南闯北,游艺卖艺。清乾隆年间,黄家蒸笼一度成为宫廷贡品。民国时期,黄家蒸笼艺人散落福州、南平、顺昌等地开店设号经营,在福州市台江区形成了“蒸笼一条街”。

  黄家蒸笼的制作,无需绘制图纸,图在师傅心中,他们依靠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学传承技艺,延绵至今,是靠山吃山、勤劳致富的乡村民艺典范。黄家人因材施艺,随物赋形,盘贴成器,并不断改进,使黄家蒸笼等器具渐渐趋于完善。随着传男不传女的藩篱旧俗被打破,妇女学艺兴业早已司空见惯,并且在八闽大地出手不凡,佳绩频传。

  实际上,制作蒸笼程序和技艺是很复杂的。以制作一只外径一尺(30厘米)的传统黄家蒸笼(俗称饭甑)为例,需柳杉片盘料8厘米×1300厘米,料重2公斤。要花费艺人两个整工日,需经过选材(完好的坯片)、盘层接头、盘箍、嵌接、插徛(jì)板等大小80多道工序。其手法有“十二字诀”:“盘、贴、削、裁、钻、刨、剪、缚、顶、嵌、打、压”。艺人们灵活融合了木工、竹篾匠、裁缝布艺等多种艺匠的技艺。仅使用的工具就要用到剥片用的掰墩、刨架和篾刀等,还有盘制工具:栫刀、推刀、直荡、横推、铰刀、裁刀、锥子、夹屑夹子、规车(土圆规)、顶尺、顶子、铁锤、大小车线刀、手锯、墨斗、带钻、铁夹、量摸(厘米尺)、缚栫凳、工具凳等。现在的黄家村人,仍遵循着自然性、随意性、偶然性、率真性以及绿色环保的乡土文化精神品格。因此,在福建宁德一带有着“虎贝有三宝:蒸笼、老酒、矿泉好”的说法。

  虎贝及蕉城一带的木工行业神不是“鲁班”,木匠们崇拜和祭祀的是“观世音菩萨”。人们在砍伐柳杉大树时,要将观音香火请到树头,并在“做柴療”里供奉,点香膜拜,以求开斧平安。黄家村自明清以降每年农历二月廿一,村里都要上演闽剧“社戏”两昼夜,由“做柴”(伐木)人与“缚栫”(制作蒸笼)人承担开支,戏本题材多为观音菩萨的故事,以为娱神,衍为风俗,同时为乡村民俗传统保留了更多的口头文化记忆遗产。

“旧邦新命”:文化的承传与重构(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
虎贝蒸笼真功夫(中国民间工艺)
从“厦”字看古今不同心理(汉字故事)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smi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