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古镇觅踪(散文)

马 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25日   第 12 版)

  来到京西长辛店古镇,街边的建筑、高大的古槐、迎风飘动的店铺招牌,仿佛让人又走进了古镇的历史深处。

  一条长辛店大街上,各种教派文化并存,凸显出北京精神的包容美德。大街西侧的长辛店第一小学院子里是娘娘宫。娘娘宫原是一座古庙,坐西朝东,临街有高大的门楼。里面为宽敞的大院,西面是正殿,南北各有配殿。早年有道士看管,香火很盛。每年从腊月十五开始,娘娘庙前的大街上热闹非凡,人们开始在此聚集迎接春节的到来。每年四月初有一次庙会,四里八乡的人们到这里赶集,也少不了有虔诚的女人来到娘娘宫烧香求子。如今娘娘宫大部分建筑都坍塌拆除了,仅有北配殿存留。

  上世纪初发生在长辛店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让娘娘宫走进了国人的视线。当时,京汉铁路纵贯河北、河南和湖北三省,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京汉铁路的运营收入是军阀吴佩孚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1923年2月4日,北京至汉口两万多铁路工人高喊着“争自由,争人权”的口号,举行了大罢工。我们来到这里时,相关部门正在为北配殿修缮维护。站在娘娘宫大院里,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铁路工人的一阵阵呐喊。

  在娘娘宫斜对面不远处是火神庙。这座庙历史久远,何时修建已无从考证。新中国成立前,此庙香火盛极一时,尤其是腊月一、四、七、九的集市,来长辛店赶集卖鞭炮的商贩,大多到火神庙烧香祈祷,盼望火德真君保佑免遭火灾,岁岁平安,万事如意。各种民间团体的舞狮、高跷、杂技、跑旱船、抬花轿、太平鼓、抖空竹等表演纷纷登场,把农历年年前的集市活动推向高潮。这里,也是中国现代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纪念地。1923年2月7日清晨,罢工的工人们冲向警察局驻地火神庙,派工人代表与警察局交涉释放被捕的工人们。反动军警开枪打死了工人领袖葛树贵等三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长辛店大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血案”。在研究中国工运史的专家陈家新看来,长辛店是中国近代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摇篮,它留下了毛泽东、李大钊、邓中夏、张太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见证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如今在长辛店,工人革命运动遗迹比比皆是,比如工人劳动补习学校、二七工人俱乐部、二七纪念馆、二七烈士墓、工人浴池等等。

  长辛店大街174号是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1922年4月9日,在这里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一次筹备会。俱乐部组织了工人纠察队、调查团、讲演团等组织,领导和指挥了1922年的“八月罢工”和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铁路工人的第一个工会在这里诞生。现在这里是“二七”革命遗址。

  在这条街上,还有建于清代的清真寺、建于民国初年的老爷庙,建于1911年的天主教堂,以及历史遗存早已不复存在的关帝庙、五道庙、尼姑庵等。一条长辛店大街可谓五教俱全,包罗万象。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长辛店的商业和服务业100多年来一直比较发达。明清时期,就有许多供旅客饮食、休息的客栈。如今,行走在长辛店大街上,两边依然是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招牌比比皆是。老盐店的老建筑至今还在,是长辛店大街上现存为数不多的老建筑了。当初因为是官字号的买卖,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院内还有一段3米长、3米高的护墙,护墙上还有兵荒马乱年代留下的枪眼。房屋、院墙使用的是老城砖,用灰浇砌而成。寻访当年长辛店大街上有名的商号店铺,人们依然能够说出很多,经营纸张、糕点、杂货的明聚德,经营布匹、服装的义顺兴等等。这些老字号有的还在继续经营,有的只剩下历史传说了。

  当年的长辛店大街真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各种文化,各种香火都在人们的寻常日子里融合、碰撞,共同托举着长辛店的历史。正像一幅楹联所云:人文厚重,名殊史上,汇三教九流,籍以包容彰大度;地脉雄浑,形胜寰中,聚五行八作,依凭兴旺壮丰台。

励学赋
创意写作在中国(文学新观察)
娘家(散文)
瑞雪迎春
古镇觅踪(散文)
海宁举办徐志摩诗歌节
《秦兆阳文集》出版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