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积极干预 重获新生(案例)

本报记者 李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15日   第 08 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为抑郁症患者和家属开展讲座。
  (来源:中新网)

  抑郁症,常常被理解为坏情绪,我们如何清醒地认知与区分两者的区别?如何及时避免更大伤害?本报记者采访的这个年轻女孩的故事,或许能提供一些借鉴。

  “自己可能得了病”

  2015年8月,正是各大高校毕业班同学们开始谋划未来出路的时候。在国内一所知名高校就读硕士的张简(化名)开始纠结:作为研究生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她是到美国大学读博士还是参加工作。万万没有想到,这种最初的纠结,成为她患上抑郁症的起源。

  随后,张简的这种纠结演变成不停反思自己过去的人生。她曾在自述中写道:“那些失败的经历全部重现,比如情商极低,学习方法落后,人格中又有很多障碍,对人和事物的接受度很低,善妒,争强好胜,敏感脆弱。我觉得自己全身都是缺点,没救了,只有死路一条。”

  张简回忆说,“那时候脑子不停地想这事儿,食欲和睡眠开始变差,埋怨自己,后来还出现幻听,偶尔会想到自杀。”她在自述中说:“那时的我,就像掉进了一个深渊,那个深渊不断地把我往里拽,我丝毫动弹不得,只能任其摆布。”

  这样的情绪低落期持续将近1个月,张简开始对自己的健康产生怀疑,她上网将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和自己进行比对后,觉得自己只是在纠结出路而已。这样的“自我安慰”最终让她的病情变得更加糟糕。

  到了后期,她自杀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张简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得了病”。

  “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张简向同学、父母说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不相信,觉得我是在瞎想”。不过,等到她说起自己的所有感受比如自杀念头时,她的父母开始严肃地对待这件事情。

  向朋友、亲人诉说后,张简的态度慢慢转变成“我要先治病,把命保住再说”。1个月后,张简走进医院,经过自述和问卷检测,她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奇妙的是,从医院走出来,食欲一向很差的张简突然觉得“好饿”,吃了很长时间以来唯一一顿特别香的饭。她说,“可能是我终于被人理解,终于获得了一点确定的东西。”

  长期以来,张简对抑郁症最大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些喜欢的明星因此而去世”上;但是,当抑郁症真正降临在自己身上时,她才通过医生的开导认识到,“原来这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很多人都患过。”

  “相信科学的力量”

  确诊之后,张简开始到医院进行治疗。2015年9月底,她开始服药,头半个月情况并不理想;但是半个月后,换了药方,病情开始好转。她描述说:“杂念明显减少,食欲与睡眠恢复,精神更能集中。”每一次开药复诊,主治医生会对她进行心理开导。从那个时候起,她“不再过分纠结问题,不再想自杀”。

  张简说:“药物是救你当下的命,心理治疗是让你以后不犯病。”在周围朋友、同学的帮助下,用了1年多的时间,张简如今已经基本康复。但其中也经历过两次反复,一次是写毕业论文焦灼之时,另一次是失恋的时候。后一次又刚好碰到减药,她情绪短暂恶化,但经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后很快得到控制。张简开始意识到,治愈抑郁症需要漫长的巩固过程。

  张简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它让我发现了很多以前生命中忽视的问题,例如总爱往坏处想,爱钻牛角尖,当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正后,发现生活变得轻松、容易多了,我也不再害怕选择。”如今,她回到家乡,在正常工作外的业余时间还运营个人的微信公众号。

  对于可能患上抑郁症的人,张简建议:“当你发现自己已经不能控制、不能调节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求助,不用觉得羞耻,要相信科学的力量。”

抑郁症:心灵感冒亟待正视
积极干预 重获新生(案例)
迎接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路怒症”是病,得治(七彩絮语)
健康促进 中国担当
责编:彭训文 邮箱:wanfenglin5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