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04日 星期五

两岸民间艺术节情系闽南乡亲

本报记者 张 盼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04日   第 06 版)

  图为歌仔戏《踏春》剧照,才子佳人多为该剧种表现对象。

  图为高甲戏《大稻埕》剧照,丑角结合提线木偶特点,为该剧种特色。

  2016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暨“乡音之旅”展演日前在金门落幕。金门县文化局局长吕坤和说:“这是金门县自海峡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金门县文化局艺文推广科科长周祥敏说:“开幕式观众反映的热烈程度可以用震撼来形容。”该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金门县政府担任指导单位,厦门市中华文化联谊会、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金门县文化局主办,厦门卫视、金门县社教文化活动基金会协办。

  2004年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开始举办,此次移师金门,是继2014年首次在台湾彰化县举办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后,再度入台举办此项活动,旨在吸引更多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两岸文化交流,扩大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这样深入基层、走进百姓身边的民间艺术交流,不仅显示了民间艺术节和乡音之旅的活力和亲和力,最接地气,也深受台湾民众的喜爱。

  来金门就像回娘家

  对于金门,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早已不陌生。团长吴晶晶对记者说,1994年该团作为大陆第一个文化团体到金门演出,被台湾媒体誉为“叩开金门的大门”。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与金门很有渊源,剧团是20世纪30年代厦门同安莲河与金门的艺人共同合资成立,各取地名的头字,加上大吉大利的“陞”字,所以称之为“金莲陞”。剧团至今已到金门演出16次,乡亲们特别喜欢高甲戏,来金门就像回娘家一样。

  在此次艺术节上,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带来了新编大戏《大稻埕》,并作为开幕演出率先与金门观众见面。该剧深刻反映《马关条约》签订后,遭逢遽变的台湾大稻埕商人在历史之殇中坚持抗争,由此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

  《大稻埕》编剧曾学文对记者说,该剧在台湾上演,不像我们之前所顾虑的,担心当地人不能接受。最后观众给予热烈的掌声,说明家国情怀其实在两岸纷纷扰扰的状态下,还是得到了台湾观众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导演是台湾人李小平,谈及这段合作,曾学文说,我和李小平都很重视传统元素的当代运用。比如高甲戏有草莽、浓烈的风格以及丑角特色,在体现该剧种行当特点的元素上,仅有传统的运用还不够,应该适应当下的审美,做新的理念上的阐释和调整。

  带动两岸广泛参与

  “乡音之旅”展演是由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厦门市中华文化联谊会组织并常年举办的对台文化交流活动,如今已走过4个年头。此次将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与“乡音之旅”展演相链接,在艺术节期间,组织两岸演出团体深入金门的学校、乡镇社区、医院和安老院等开展“乡音之旅”展演,让两岸文化交流成果更多地惠及台湾民众。

  此次乡音之旅,通过艺术进社区、进校园的方式,带动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少年广泛参与;通过戏剧和舞蹈艺术研习营的举办,更使艺术爱好者有机会亲自体验。其中,高甲戏研习营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和高甲戏国家级传承人等名家,介绍高甲戏剧种的有关知识,讲解和示范戏剧脸谱的绘制方法,并现场传授高甲戏行当表演知识和经典折子戏,体验者既有3岁的幼童,又有七八十岁的老人。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团长林德和对记者说,歌仔戏是闽台两地同根同源的一张文化名片。原因在于歌仔戏的根在大陆,虽然剧种形成于台湾,却是由两岸共同培育的剧种。歌仔戏的受众不仅在福建的厦漳泉地区,台湾闽南人占78%,歌仔戏同样倍受喜爱。在歌仔戏受众面方面,大陆民众加上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差不多覆盖了6000多万人。林德和说,前些年我们每年去台湾演出两次,场场满座。

  戏曲创新很关键

  “前些年比较担心,听说哪个老人家去世了,感觉可能又少了个观众。这些年越来越好,特别是歌仔戏目前在厦门,走进剧场的观众,有一半都是年轻人,很多还是大学生。这对我们是一种激励。”林德和向记者介绍观众的年龄分布。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副团长庄海蓉对记者说,歌仔戏以生旦戏为特色,上世纪90年代台湾电视歌仔戏比较兴旺,很多歌仔戏小生都由女性扮演,女小生表演因此风靡两岸。女性男装扮相俊美,与女小旦肢体互动也更自然,引来不少人追星,现在大陆歌仔戏女小生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90后”演员林姗姗在厦门艺术学校所学行当便是小生,如今她除了扮演小生,也在剧团庄海蓉的指导下学习武旦。她向记者分享自己的观察:“我在艺校时歌仔戏还没有现在那么多观众,如今政府支持很重要,戏曲本身的创新也是关键。”

  “歌仔戏只有百年历史,但年轻也有好处,可以博采众长。”林德和说,比如我们的打击乐,学的就是京剧。我们有很多曲调,都是很地道的民间小调,不仅好听,而且容易流行。

  “歌仔戏的音乐本身富有地方特色,有观众喜闻乐见的曲牌,这几年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装和化妆也更讲究,更有美感。歌仔戏是富有综合性的剧种,基本功、身段学京剧,服装打扮学越剧,学那些剧种最好的东西,吸收到我们的戏里面。”林姗姗说。

两岸文博会今日厦门登场
两岸民间艺术节情系闽南乡亲
海峡两岸文博会好戏连台
责编:王连伟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