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理念是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先人曾以乐音和谐,来象征和瞩望宇宙与社会的和合存在,以“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天才思想,从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来表达对多样性、差别性及其内涵的普遍性的肯定。数千年来,对和合理念的崇尚,推动和支撑了中华文明的生成、延续和发展,也必将在一个新的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资源和智慧。
和合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和合二字很早就在甲骨和金文中反复出现。在中华文化的典籍中,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先秦的《国语·郑语》,周王室太史伯对话郑桓公:“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这是和合二字的最早联用,也是和合理念的最初表达。在同一段对话中,史伯明确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中华文明的精神谱系中首次确立了和合理念的原生性、基础性地位。
《左传》也记载了春秋后期齐相晏子关于“和”的思想:“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祗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这是在孔子之前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崇尚多样性的辩证思维的代表。其后,孔子在《论语》中不仅将上述思想总结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人文分类系统,更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阐述,把“和”的理念明确为古代圣王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孔子的孙子子思则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平衡与和谐的意义从人类推及宇宙,让和合理念进一步成为中华文明独到的关联思维和价值理想。
和合理念的历史实践
自汉代以降,伴随着以汉民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在实体和精神上的不断生成壮大,和合理念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和文明发展中逐渐展开,成为中华文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和文明与文明之间关系的实践准则和卓越智慧。
在文明实践的层面,自秦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就没有发生过长期的分裂,其大一统的政治格局保证了中国始终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由郡县制支撑的统一的国家。虽然后来也出现过短暂的分裂或不同的民族政权,但统一的中国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一历史事实,不仅展现了“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面貌,也证明和合理念在维系中华文明变迁演进中不至于中断碎裂的重要历史价值。
在思想观念的层面,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看,和合理念转化为“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自然观与世界观;从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看,它转化为“和为贵”观念,成为中华民族进行族群融合和社会建构的重要原则;从人与人关系的维度看,它转化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念,成为中国人规范自身行为与价值取向的伦理原则;从人与心灵关系的维度看,它转化为“正心诚意”观念,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底蕴;从文明与文明关系的维度看,它转化为“协和万邦”“天下大同”观念,成为中国人对待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
在不同文明和国家的交往实践中,中华民族创设的朝贡体系历经先秦的肇始、秦汉的发展、唐宋的兴盛和明清的巅峰,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乃至近代,长期成为东亚、“丝绸之路”沿线乃至更广阔区域不同文化、族群和宗教实现和平交往的基本模式。相对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文明交往秩序及其征伐恩怨来说,秉持怀柔远人、协和万邦理念的中华朝贡体系,无疑是近代以前漫长历史中更为和平而理性的秩序建构。
总的来看,和合理念以中华先民的原初智慧为起点,在中华民族不断融合不同文明和多元宗教的历史进程中展开,追求以和谐为导向的多样性共存互补,它不但是中华文明长久以来处理不同文化、宗教、地域、国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历史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千年不绝的连续性文化实践。
和合理念的当代意义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大踏步迈向民族复兴,古老而常新的和合理念彰显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要把“和”“合”的传统理念付诸彼此相处之道,把修睦合作的薪火世代传承下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表达了中国道路的文明追求,也彰显了和合理念的当代意义。
一,坚持“和而不同”的文明发展立场。“和而不同”作为中国人在文化和文明问题上确立起来的伟大智慧,其最深刻的含义和启发,就是要立足于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水平,既保持与整个世界的协调性与建设性,又坚守中国作为中国道路建设和评价主体的独立性与个性。
二,坚持“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目标。合作共赢不仅是和合理念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中国道路对全球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的独特贡献。随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核心的中国梦及其世界理想的提出,和合理念将引领中华文明的复兴,也将更深刻地开启更合理的世界历史进程。
三,坚持“互学互鉴”的文明发展模式。坚持文明的多样性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所追求的发展模式,也是和合理念赋予中国道路的根本品质。伴随着中国道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和合理念必将为身处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交往和世界秩序建构,提供具有历史合理性和世界广阔性的文化选择。
四,坚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价值理想。面对人类探索更合理世界秩序的时代要求,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不仅是中国道路的价值理想,也是和合理念的新内涵和新使命。
(作者为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