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联合国为何需要倾听“中国方案”?

乔 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26日   第 10 版)

  G20杭州峰会刚刚谢幕,100多个国家领导人“参演”的顶级外交大戏又在纽约拉开帷幕。一年一度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首次现身联合国大会。19日,李克强先后出席了难民问题高级别会议、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座谈会。20日,李克强还将在一般性辩论上发言。

  一如G20峰会上世界对中国方案充满期待,目前全球再次将目光聚集在中国上。如果说杭州峰会主要聚焦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这一次则是关注移民、难民、可持续发展,这些同样是影响全局,搅动世界的难题。

  这些年,人们总是期待中国能够给“地球病”开“中国药方”,这不仅仅由于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不仅仅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是因为百年来,中国走过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鸦片战争后很长一段时间,贫困、难民、战乱、疾病等问题都与中国相瓜葛。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交出了亮丽的经济发展成绩单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恶化、贫富悬殊等沉重社会代价。因此,中国对这些问题感同身受,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且,多年来,中国多年来与联合国,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在这些世界难题的解决方面,中国是参与者,也是贡献者。

  如在难民问题上,近几十年来,中国一直与联合国难民署有密切互动合作。在联合国难民会议上,李克强不但承诺提供1亿美元难民援助,还提出解决难民问题要考虑历史经纬和各国实际,并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强国际合作等中国难民危机主张。

  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 中国也在不断探索新模式,开辟新航道。中国已把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中。G20峰会上,中国推动G20成员国落实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为推动全球经济朝着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发展厘清了总体方向和思路。分析其中的中国方案,可以归纳出如下特点: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应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让中国重现青山绿水成为可能,也让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可期。如上所言,中国的发展过程,吃过“唯GDP论”的亏,土地污染、空气雾霾就是来自自然的报复。可以说,在这些领域,“中国方案”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的升华,也可以说是中国教训的总结。

  再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还应该是追求创新与追求公平相结合。针对经济发展后续动力不足,中国近年通过走创新道路,为中国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新动能。但创新必须是导向公平的,而不是制造更大的贫富悬殊的,因为中国发展也尝到了贫富两极分化,阶层固化的苦头。如以金融为例,据统计,全世界只有21%的人能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直接掣肘了很多个人或企业发展,也间接导致很多地区始终摘不掉贫困的帽子。而在今天中国备受追捧的普惠金融,其依附信息技术使得支付成本降低,便对传统银行业务形成了完善和补充,让很多小微企业、贫困人群获得贷款成为可能。

  最后,“中国方案”的特点是强调互利共赢而非谋取私利,呼吁改革创新而非因循守旧,致力开放共享而非闭关锁国等理念。“中国方案”要真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开花结果”,还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美国要持一种积极而非消极甚至负面的态度。

  在地缘政治局势恶化,全球治理碎片化的当下,朝核问题、乌克兰危机、南海争端、萨德系统等都给国际团结、美中合作带来障碍。诸如“一带一路”等中国项目就一直被美国视为是与美国对抗,争夺世界领导权的举措。当今全球治理模式其实是联合国“国家平等、大国一致”的理想规则和“美利坚治下的和平”的现实规则的复合体。当两种规则高度契合时,美中就能在全球治理中共同发力,气候变化协议就是如此;当两种规则产生冲突时,美中就会在全球治理问题上龃龉不断,朝核武等问题就是代表。这导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形,任何一方都是输家。

  因此,“中国方案”能否真正大展拳脚,造福全球,很大程度上需要美国放下过时的冷战思维,以及对全球事务强势的掌控欲望。同时也需要美中领导人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真正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非零和思维去思考和解决我们这个星球上面临的问题。

  (摘自美国《侨报》) 

侨胞:面对歧视 大声说“不”(华媒观察)
联合国为何需要倾听“中国方案”?
以购房换居住许可 投中国投资者喜好
“上海广播周”演绎上海魅力
加州开心果大丰收 华人种植户乐开怀
责编:王丕屹 邮箱:wangpiyi5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