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7日 星期六

既“走出去”,也“走进来”(展馆新气象)

张鸿腾 宋 楠 何美桦 雷龚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7日   第 08 版)

  博物馆网站“精品典藏”截图

  “您好,感谢关注天津博物馆!请回复一下数字开启您的微信之旅……”笔者关注了微信公众号“天津博物馆”后,手机屏幕上便自动弹出了这条消息,只要按提示回复数字,就可以查看博物馆的基本信息。

  开通官方微信和微博、建立远程课堂、开展文博讲堂……为了让更多的民众能够了解博物馆藏品,天津博物馆在创新宣传教育工作上下足了功夫。

  合作拉近馆校距离

  没有桌椅、没有黑板和粉笔,教室设在博物馆,老师与讲解员结合馆藏文物,为中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这样的课堂,你见到过吗?

  这是天津博物馆探索教育新模式的一个案例。从2012年开始,博物馆进行馆校合作建设。“与学校合作,我们有完善的方案,做出馆校共建的案例,让大家来看看效果。”博物馆宣教部主任李玫表示,学校把历史课、美术课搬到博物馆来,利用博物馆资源让同学们有更好的课程体验。

  展览进校园、讲座进校园,是馆校合作的重头戏。“我们把与课程相关的博物馆展览内容做成课件,带到学校去讲座。”李玫说。预计到今年底,南开大学的学生就可以通过馆校共建的“博物馆在线平台”学习博物馆知识,“这是国内博物馆还没有做过的。”李玫表示。

  网络引领参观新潮

  “卣是一种古代盛酒用品,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这不是讲解员说的话,而是博物馆网站“精品典藏”栏目对碧玉兽面纹提梁卣所作的介绍。

  现在,通过浏览博物馆网站,人们不出家门也能参观博物馆。除了“精品典藏”外,“实景漫游”栏目将“中华百年看天津”展厅实景拍成视频,传到网上,政治变革、经济中心、中西交汇……点击每个板块,会播放相应视频,如同在真实的博物馆里畅游一般。

  博物馆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也对部分展品进行了简介。如果不方便到现场参观,通过浏览网站、微博、微信,也可参观博物馆,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水平。

  实践拓展文博视野

  拓印、修复陶瓷、制作文物模型……今年,天津博物馆为青少年准备了别样的暑期活动。通过夏令营,孩子们可以领略到文物保护工作的点滴和天津独特的城市魅力。

  冬夏令营和小讲解员训练营,是博物馆的品牌活动之一。博物馆利用文物和讲解员资源,围绕小讲解员培训开展活动,从吐字发音、仪容仪表到讲解词撰写,都会进行专门培训。“活动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作为小志愿者,加入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李玫说。

  作为天津文化领域的龙头,天津博物馆将充分把握‘互联网+’的趋势,增强宣传力度,扩大推广范围,实现博物馆知识“走出去”与参观者“走进来”的结合,助力博物馆知识普及,推动宣教工作升级。

一本记录天津文化的“历史书”
馆藏精品
既“走出去”,也“走进来”(展馆新气象)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