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9月16日 星期五

丝路起点话哲学(大秦岭)

赵安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9月16日   第 05 版)

  公元前1113年,古公亶父率族人南迁到今陕西宝鸡地区的周原。在这片眺望“幽幽南山”的黄土地上,“复修后稷、公刘之业”,“务耕织、行地宜”,周族逐渐强盛。

  公元前1006年,古公亶父之孙姬昌继任周族首领,他就是后世人所熟知的鼎鼎大名的周文王。姬昌以农耕生产为背景,在总结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华哲学文明的开源巨著《易经》,中华哲学在秦岭脚下从此生根发芽。

  华夏先民们在农业生产中,观察到雨水是农业生产的决定因素,风调雨顺就预示粮食丰收,粮食又是一切物质财富最不可或缺的,并以此认识为基础认为:上天昭示了财富的分配应该像雨水散布在郊野一样均匀,财富共享均沾是合理的分配原则。这就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哲学基础,这也是《易经》义理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诸子百家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都是以周文化为本源。无论是孔孟之道,还是老庄学说,无论是法家平等主张,还是墨家的兼爱情怀,无不和《易经》中的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在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这些影响经过了两千多年,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孔子所说 “日用而不知”。我们经常提到“阴阳怪气”、“ 扭转乾坤”、“ 否极泰来”之类的成语,都是直接从《易经》里来的。

  中华哲学思想使我们似乎生来就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它让我们时刻明白自己在社会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让我们在贡献与索取中做出最科学、最明智的选择。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首次提出阐释中国和平发展基因的“四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2016年4月25日,科技部出台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要求公民知道“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将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并造福全人类。

丝路起点话哲学(大秦岭)
“西部文博会”再展异域风情
“宁夏人工耳蜗救助项目”首批患儿在西京医院手术
奏响“丝路华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发力西部建设
陕西“骏途网”挂牌新三板
责编:高 炳 邮箱:tlang@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