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身穿民族盛装的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共同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乐章。
在约90分钟的演出里,蒙古、藏、维吾尔、壮、回等近30个民族的14个节目精彩上演,掌声、欢呼声、喝彩声不时响起。人民大会堂掀起一股炫丽民族风。
展现文化精髓
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歌舞表演拉开序幕,到独龙族歌舞《边疆北京在一起》,从《鄂伦春族酒歌》到蒙古族歌舞乐《骏马归来》,从根据台湾少数民族音乐编排的舞蹈《山海相依》,到节目尾声《同心共筑中国梦》,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晚会共有14个节目,14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其中新创节目达11个,在历届文艺会演中最多。
连续四次担任开幕式晚会总导演的丁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开幕式演出前后筹备了一年,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行程6万多公里,就是为了打造一台精彩的、与众不同的节目。
“5年一次的盛会,是艺术家们奉献给祖国的厚礼,更是民族地区文化精髓的一次展示。”丁伟表示。为使晚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导演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既深入民族地区采风、体验生活和挑选节目,又请民族地区的艺术家到北京来传授技艺。其中,至少七八个节目都是第一次来到北京,而参加的演员大多是第一次来北京。
比如这次演出中年龄最大的72岁独龙族老奶奶,就是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北京。表演了《四季生产歌》的红河哈尼族老人们也是第一次离开云南来到首都。《四季生产歌》是红河州的传统歌舞,曾一度面临失传的窘境,为了此次演出,当地艺术家们将其重新复排并传唱给当地年轻人,让这一具有鲜明特色的歌舞能继续传承下去,和更多的观众见面。
类似这样极具民族特色的节目,在开幕式上还有很多,令观众大饱眼福——《东西南北同放歌》汇集了鄂伦春族、怒族、土族、仡佬族、达斡尔族、彝族6个民族的6首风格迥异的敬酒歌;《幸福鼓·中国梦》集合了白族的八角鼓、满族的太平鼓、瑶族及朝鲜族的长鼓。此外,蒙古族歌舞乐《骏马归来》、苗族女子群舞《盛装》、壮族歌舞《唱天谣》、傣族舞蹈《心愿》、回族歌舞《花儿绽放幸福来》、裕固族女子群舞《彩云霓裳》,无不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反映生活变化
云南省贡山独龙江乡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红河州现代农业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福建省宁德畲乡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幕式晚会上的歌舞《山高水长手足情》以特有的独龙族歌曲、哈尼族罗作舞、畲族拳术表演,表达了在党的领导下各族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由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藏族群众,包括老师、学生还有牧民自编自演的《高原雪舞》,自然淳朴,饱满热情,表达了边疆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的共同心愿。一列由乌鲁木齐开往兰州的列车缓缓驶入站台,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兰新高铁开通了。情景歌舞《快乐的玉米提,你要去哪里》从维吾尔族青年玉米提的视角,展现出高铁通车给新疆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多年前,有一部老电影叫做《库尔班大叔上北京》,而在《快乐的玉米提,你要去哪里》中,玉米提变身库尔班大叔的孙子。连续三届登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晚会舞台的舞蹈演员玉米提说:“新疆高铁通车之后给当地人带来了无限的便利,这个节目就是表现新疆人民的高兴之情、幸福之感。”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民族都是一家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正如晚会片尾曲《同心共筑中国梦》唱的一样:“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彼此牵挂,风里雨里在一起,我们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天南海北心相映,我们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