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代购,我们通常会想起国人“海淘”的情景,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制造”日渐风靡海外,外国朋友代购国货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从回力鞋、“老干妈”等传统国货,到欧珀手机、小米盒子等更具科技含量的“新国货”,最近几年,一批靠自身实力走红的中国本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国际公众的视野中。
❶
在华留学生被“求代购”
“慧敏,这款手机在中国卖多少钱?下次回来帮我带一部好吗?”就读于云南师范大学的泰国姑娘慧敏今年3月份在昆明购买了一部欧珀(OPPO)手机,远在泰国的朋友们看到她经常分享用手机拍摄的美照,纷纷求她帮忙代购这款“拍照神器”。
与慧敏一样,每次回国前,在中国求学的越南留学生杜氏渗都要花几天时间逛商场“扫货”。“从第一次在中国给家人买了东西回去,到现在每次回家都有亲戚朋友来‘求代购’”,杜氏渗说,“以前主要是带一些小吃回去,现在除了食品,我还帮他们带中国的药品、生活用品和数码产品。”
杜氏渗给我们展示了她的购物清单:云南白药带给同乡的阿姨,小米手机买给弟弟,数码经络理疗仪送给奶奶……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理疗仪。“奶奶81岁了,膝盖骨常年疼痛,让我很担心。现在有了数码经络理疗仪这个‘神器’,奶奶哪儿不舒服就按摩哪儿,轻巧方便,效果又好,我再也不用担心啦。”
除了像药品和理疗仪这样的“小件儿”,最近几年,中国生产的电视机、电脑等“大件儿”商品也越来越受到越南当地人民的欢迎,有的留学生甚至一次会扛两个电视机回去。“这些东西虽然越南也有,但是中国的产品明显质量更好,价格也更便宜。”杜氏渗说。
“如今,我们的制造业已经从低端走向了中高端,并且在国际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中国产品低价而劣质的印象逐渐被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通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更多优质且优价的产品,‘中国制造’正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
❷
技术创新赢得市场青睐
“在非洲,能从高空俯瞰野生动物,是最激动人心的经历之一。这张照片是在一次探险之旅中偶得,象群正在默奇森河瀑布国家公园的草原中觅食。”来自东非的摄影师约翰·吉本斯在网上分享了一张有趣而难得的照片,这是他和妻子在乌干达用大疆无人机拍摄的。“我们尽可能地将入侵性减到最低,而不骚扰到野生动物。”约翰表示,大疆无人机的良好性能,对于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工作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国土安全》等美剧中的许多场景,都是用大疆无人机拍摄的。”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关总监王帆对笔者介绍道,“而我们最自豪的地方,就是我们拥有无人机产品一整套的专利。从无人机的大脑——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图像传输系统,到稳定云台和航拍相机,几乎所有的部件和技术都是大疆自主研发。”
据介绍,大疆在10年前从研制航模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起家,一直致力于创新研发,对于研发投入不设上限,如今,大疆已经拥有一支约1500人的研发队伍,技术实力在全球无人机领域堪称翘楚。“我们推出的每一代产品都刷新了行业技术的标杆。”王帆表示。今年3月,大疆推出“精灵4”无人机,在全球首次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技术引入无人机中。“精灵4”可以智能探测前方的障碍,自动跟随被拍摄对象,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主飞行。这使得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也能轻松进行无人机航拍。
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异的性能,大疆无人机获得了海外用户的青睐。自2009年以来,大疆销售业绩保持每年3至5倍的速度增长,2011年至2015年,大疆在全球的销售额增加了近100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海外。目前,大疆全球销量约有30%-40%来自美国,20%-30%来自欧洲。
除了大疆无人机,同样依靠实力走红的还有京东方。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领域高科技企业,京东方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可是13年前,京东方刚进入液晶显示屏行业时,国外快破产的公司都不愿意卖给京东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炎顺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的细节:“对方跟我讲,你们10年以后再说吧,现在买了也是白买,你们的技术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外国同行的轻视、市场竞争的激烈,让京东方从起步第一天起,就把创新作为第一要务。2003年,京东方收购一家韩国企业后,通过引进和消化技术,当年就结束了国内没有自主液晶屏生产线的局面。虽然借助外力实现了技术突破,但京东方始终牢记:核心技术不能全都靠买。“技术行不一定赢,但技术不行一定输,所以技术投入是必须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如是说。
在京东方工作了13年的张雯静亲眼见证了这份坚持的价值,“2011年的时候,我们5代线的资金特别紧张,当时账面上只有50万元,但是研发设计不能停。”张雯静说,咬牙挺过资金难关后,到了2012年,客户基本上是排着队来要这款产品。
经过10多年的积累,京东方不仅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了“弯道超车”,还打破了全球液晶显示屏市场被日韩等国牢牢掌控的局面,成功跻身全球行业前列。
“正是因为采取了开放的态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沈骥如说,“而技术的优势,也让中国品牌‘走出去’更加自信。”
❸
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蜕变
“我们去美国啦!小米将在谷歌网络开发者年会首次亮相。期待吗?”参加谷歌年度开发者大会前一天,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雨果·巴拉在微博上兴奋地透露了这一消息。
发布会上,小米宣布正与谷歌合作研发一款基于安卓平台的4K电视机顶盒,并将在美国市场销售。“符合美国顶级机顶盒标准的小米盒子,将搭载谷歌系统,并提供油管(You Tube)、Netflix等国外著名媒体网站的内容。”小米电视海外业务总监徐睿介绍说,通过与谷歌合作,小米期待能够更好地进入美国市场。
这样的开放与合作,可以在更广阔、更深入的层面进行。2015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中德两国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今年年初,中国化工宣布以9.25亿欧元并购德国橡塑化机巨头克劳斯玛菲,这是中国企业在德国最大的一笔投资。6月份,这笔并购已经顺利交割。
“我们的并购,不只是拿来技术和品牌那么简单。不是简单对接,而是深度整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任建新说,整个克劳斯玛菲流淌的是德国精密制造的血液和先进制造的基因,并购之后,中国化工旗下的装备板块企业将按照克劳斯玛菲的理念、流程、标准进行再造。
而对于克劳斯玛菲来说,中国化工旗下的各个企业都可以成为它在中国市场的配套供应商,在充分利用产能的同时降低克劳斯玛菲的生产成本。克劳斯玛菲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克·斯蒂勒表示,公司可以借助中国化工获得进入亚太市场的渠道,在亚洲这个全球制造基地获得市场份额的飞跃。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中国还是要继续开放。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沈骥如对本报表示,中外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互利共赢的。而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未来将会有更多开放合作的空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