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到孔孟的家乡,我想最应该了解的一个字,就是“儒”字。
“儒”,描绘的是人洗澡的样子,“儒”在孔子之前是一种职业,工作内容就是为贵族主持祭祀及婚丧嫁娶的日常仪式。儒者有个良好的职业习惯:每次工作前,都要斋戒沐浴。后来,就有了“儒有澡身而浴德”的说法。“澡身”就是洗澡、清洗躯体;“浴德”就是戒斋、寡欲、清心。描写人沐浴的字,加上单立人就成了“儒”,成了这一行当的专用名。
“儒”的行当到了孔子那里,发生了质的变化。经过孔子的努力,“儒”渐渐脱离了单纯的谋生职业,被赋予了道德和思想的担当,也从此就有了“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分别。“君子儒”志向远大,他们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的历史演变(由谋生的职业习惯到道德、思想上的担当),体现了“儒”从重视形体清洁的职业习惯,到重视内在道德修养的蜕变过程。儒者变成了儒家,儒家文化也逐步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非常有意思的是,水也从这时开始与儒家结了缘。
孟子的“孟”也与水有关。“孟”在金文中是这个样子: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在盛水的器皿中。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古人“临水生儿,便置水中,浮则取养之,沉便弃之,然千百多浮。”这是古人“天竞物择,适者生存”观念的体现。也有人认为把小孩放到水里,为他洗去身上黏着的羊水。无论哪种说法,都是小孩子出生后经历的第一件事。所以,“孟”就有了初始、第一、老大的意思。 孟子是否经过水的洗礼我不知道,我知道从孔子到孟子,产生了5位圣人: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
孟子何以以一个后学身份而荣享亚圣之尊?这是文化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孟子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以圣人为师。“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二是以君王为徒。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提出性善论,为儒家找到了思想的基石;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老百姓从此知道了应该享受的尊重;孟子提出大丈夫精神、浩然之正气,中华文化从此有了岩岩泰山之气象!中华文化从此有了不屈的脊梁!
孟子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母亲对他的教育。说到母亲,让我们先看看古文字中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由女而妻、由妻而母 、由母而育、由育而保。这就是母亲的一生——勤勉而辛苦。 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灾害中,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小孩和他的母亲。母亲已奄奄一息,她说,想给孩子再喂一次奶。就在孩子吃奶的时候,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就是母爱!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教过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要将父母的恩德,推己及人,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他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他人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报父母。“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伟大也正在于此,它将血缘亲情推及开来,使之变成人间的大爱!具有了这样大爱之心的人,就是一个仁者,才有资格做官,“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具有这样大爱的人,就是一个具有了“不忍人之心”的人,才有可能做个好官,“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说到仁政,我们再来解一个字:安。房子里坐着一个女人。为什么房子里坐着一个女人就有安静、平安的意思呢?
其实,房子里的这个女人,是我们的母亲。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上受到多少挫折、工作上有多辛苦、内心多么动荡不安,只要走到家里,见到了自己的母亲,顿时,心就平静下来了。因为回到了最温暖、最安稳的母亲的怀抱。
作为一个官员、一个领导干部,大家一定要担负起这样的重担:为民、务实、清廉,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园,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就像生活在母亲的怀抱中那样温暖、幸福!
(作者为孟子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