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报馆早有耳闻,也很想目睹它的真面目。今年5月中旬,朋友告知,在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的古莲花池,“中华老报馆”分馆开馆,我慕名而去。
以传承历史文化为己任
走进布置一新的展室,中华老报馆名誉馆长、红军老战士王定国题写的“中华老报馆”赫然入目。听冯艺馆长介绍,目前老报馆藏品为国内个人收藏之最,其中有些藏品丰富和填补了中国历史的多项空白。馆内藏有明朝崇祯时期、中华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年困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年代的各种报刊杂志,乃至图书、史料及与报纸有关的实物等藏品8000多种,各种报刊500多万份;其中从未面世孤品多种,不同历史时期专题老报刊影像资料800余部。
报纸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媒体,老报纸则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中华老报馆既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载体,更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文化产品。从经典藏品分类看,有晚清报刊系列、京报系列、中国新闻史系列、红色报刊系列、抗日战争史料系列、晋察冀报刊系列、解放战争系列、新中国国庆系列、红色文物系列、党的优良传统系列、人民日报珍品系列,等等。
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冯艺将与此有关的收藏列为重中之重,不但藏品数量多,而且收藏到曾多年在人民日报社担任主要领导的邓拓同志使用保密本书写的笔记,这是冯艺从北京潘家园市场一摊贩手中购买的,后经邓拓亲属确认是真品。人民日报进北平后曾出版的《北平新闻》,1949年仅出版18期,其中刊登范长江手稿的《北平新闻》亦被收藏。
专注于收藏旧报的冯艺
冯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旧报纸的呢?他说,1999年的一天,他在北京潘家园逛古玩市场,无意中看到一份1949年4月下旬的人民日报,头版刊登“30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的新闻。他自己出生在部队大院,父母亲都是军人并参加过渡江战役,自己也曾入伍当兵,看到这份报纸备感亲切,当即买下报纸,回到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由此萌生收藏旧报纸的意向,以后一发不可收。他当年在北京收藏的时候,仅收藏的报纸就有10个集装箱,相当于100吨报纸。数量如此之大,不仅存放有困难,而且把自己以前做生意积攒的钱几乎全部搭进去了。
在冯艺看来,收藏报纸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项值得追求的事业。因为收藏报纸事业有成,他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报纸,有的是转让售卖的,有的是寄来鉴定的,有的是赠送的。令冯艺感动的是,一位老太太在她老爷子去世后,把老爷子生前收藏的几千份报纸无偿送给他。他也逐步认识到,收藏旧报纸,还要不断学习,了解出版史、印刷史、纸张史,比如,自己头脑里装有人民日报报道过的某些重大事件,就容易辨别报纸出版的年份,收藏比较容易走捷径。
让老报馆实现自身价值
中华老报馆收藏报纸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的优势,目前已建成安徽润泽东方老报馆、石家庄中华老报馆、保定中华老报馆分馆。
老报馆在安徽举办《徽藏盛典》活动,所收藏的“人民日报珍品系列”,经海选、复选及组委会评议,荣获“安徽民间十大国宝”称号。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老报馆的红色收藏参加了校园的“历史的天空”展,展出红色精品报刊及红色文物约200余件,受到在校学生和媒体的关注及好评。在北京农展馆,老报馆参加了由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
谈到今后打算,冯艺深有感触地说,他将根据老报馆收藏的诸多系列专题史料,结合各地的不同景区特色,建设具有特色的专题分馆,如新闻发展史馆、中国妇女服饰发展馆、中国体育百年馆、红色旅游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