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什么呀,老师?”课代表阿林走过来问我。他因为中文水平“超群”而被我收为小助教,不需要参与同学的小组活动。“哦,那你去各个小组看看,有什么问题告诉我。”我说。不一会儿,他转了回来,汇报说大家在各自组长带领下学习进行得很顺利:“老师有没有题目给我做?”我翻出一张初三的小测验试卷给了阿林。两分钟后,他交上来了——满分。阿林今年初一。
“老师,这个我在中国三年级就学过了。”初三的小东指着课本上的课文《和时间赛跑》对我说。在我开展的关于中文课的调查中,关于“中文课的好处”,小东写的是:“保持我的中文水平不会退步。”
于龙是福建人,话语中常会冒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之类的中国最新流行语,在考试中他也总是“一骑绝尘”,但汉语拼音是他的短板,他在发音中,z、c、s和zh、ch、sh分不清。于龙并非个例,福建家庭背景的学生已经占到了我们学校学生总数的27%,由于家乡方言的影响,他们的汉语发音多少都有些问题。我一直琢磨着如何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正音练习。
每每想到这些学生,我深感愧疚,他们在中文课上常“吃不饱”,或是课文难度在他们的水平之下;或是没有针对他们短板的训练方法。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他们对中文课的兴趣减退。
整体而言,我们的中文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根据我对5-8年级学生做的教学效果调查,学习前后平均分从36分提升至74分,但是有过在中国受教育经历的学生成绩提高很小,多在10分以下。这说明,基础越好,提升越慢。而有过在中国受教育经历的学生为数不少,占到总数的20.9%。如何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华侨子弟虽然身处海外,但与国内联系紧密。如果把他们培养成有较高汉语言文化修养的人,将是促进中外交流的强大的民间力量。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当今汉语国际教育在世界各地推进的背景下,对这些“种子”学生的教育愈发显得意义重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对待。
路漫漫其修远兮。做出成绩,形成效果,不是简单地说句“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就能解决的。诸多现实困难摆在中文教师和海外华校面前:划分不同学习群体的依据是什么?教学内容是否已经设计好?教师人手和水平够吗?校舍有保障吗?这些课题的突破与资金难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长期共同的努力。目前中文教师能做的,就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大班授课时对汉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另设任务,在日常交流中,多加鼓励,以保护和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情。
一天,初二的男生阿丘问我:“老师,你知道不知道Beyond?”(香港著名摇滚乐队——编者注)“当然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问。“我老爸超爱他们,我也觉得很好听。可是介龙他们都不知道。”他指着身边的伙伴,一脸骄傲地说。对这样的学生,从中文歌曲入手似乎能打开他对中文和中华文化的新天地。于是我问:“那你最喜欢Beyond的什么歌?”“光辉……”“停!如果你说的是《海阔天空》《光辉岁月》这种众人皆知的歌,那在我们Beyond迷看来是最不入流的,你还是多听听其他的吧。”阿丘有些意外地看着我,也一下子来了兴趣,说:“好的,老师。我明天告诉您。”
(寄自日本)
(本文作者系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