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6月04日 星期六

甘家大院

浸透岁月的优雅从容

申功晶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4日   第 12 版)

  提起南京,人们会联想到明孝陵、明城墙、朝天宫,而地处南京下白区南升州路和中山南路交界地段的中国最大私人民宅——甘家大院,却犹如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甘家大院在闹市中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头,一溜平整的白墙灰瓦从南捕厅到大板巷足占了两条街巷。院子坐南朝北,四落五进。跨入小券红门,仿佛一脚踏入了另一个时空。这个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的大院实则共有300多间屋子。徜徉在这迷宫里头,随便转上几圈,就找不到北了。

  老宅静谧得出奇,青瓦、白墙、棕红门窗,无言地呢喃着那段隐藏在岁月深处的历史:南京甘氏原系金陵望族,追溯甘氏先祖,有战国时期秦国名相甘茂、12岁为相的神童甘罗、三国东吴名将甘宁、甘卓祖孙、江南大侠甘凤池等。

  晚清,甘家出了个甘熙,与曾国藩是同榜进士,可他藏书的兴趣比做官大,走吴访越,到处搜集珍贵的善本孤本和珍稀的金石书画,在自家后花园搭了个藏书楼,就是后来直逼宁波天一阁的“金陵第一藏书楼”——津逮楼。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甘家大院融北方徽派建筑的豪迈和南方苏式建筑的细腻于一身,典型的秦淮民居风格。门是一重接着一重:一进门厅、二进轿厅、三进正厅、四五进内厅、佛堂、闺房、书斋、家庙……友恭堂是老宅的主厅,负责接待重要宾客、举办婚丧大典、家族议事,“友恭”二字取于《三字经》,兄友弟恭,被甘家奉为治家、处世的灵魂和准则;私塾,是甘氏子弟读书的地方,一茬一茬出类拔萃的精英从这里走出来;天井中、屋檐下、门槛边,乃至房间里,随处可见石井,汲水方便,暗合“肥水不外流”的风水道理。由此可见,甘熙不但是个收藏家,还是个出色的风水先生。

  穿过重重深门,一扇扇精工细琢的雕花门屏朝我开启。走进光影交叠的时空间隙,感受着亮与暗的交替承转。灰墙白瓦之间明清时代的镂窗花纹,令人产生一种“今夕何夕”的错觉。

  院落深处飘来一阵丝竹笙歌,循声拐入月形门洞,但见花厅内一群长袍马褂、民国打扮的老老少少饶有兴致地吹拉弹唱,余音绕梁不绝。

  有人说“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甘家大院,这座江南巨宅,几乎目睹并感同身受了近现代所有的战乱硝烟。它是南京老城的一张名片,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走进这座宅院,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家族,走进了一本地方志,这本无字巨著见证了一座千古名城和一个千年家族的兴衰史。

  高高的马头墙仰视着天空,向记忆深处回溯过去;一片瓦、一方砖上氤氲着文化的气息,积淀着厚重的掌故;抚摸一口古井、一墙枯藤,能把住岁月的脉搏,聆听历史的心跳;宅子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津逮楼里的《金石录》、幽深绵长的洞箫、渐行渐远的丝竹余韵,将日子打磨得光滑圆润,这种绮丽旖旎,在光阴的锦匣里流转了200多年,有画工无法临摹的神韵和笔者不可言传的妙谛。

  暮色中,走出甘家大院,再回首,见它如一个低调而不张扬的贵族,寡言地矗立在老城一隅,守着一城文史,优雅从容,不着一字,却尽显风流。

海外缘何追捧中国特有商品?
旅游商品需“琢磨”(旅游漫笔)
黔东南州的两大宝贝
浸透岁月的优雅从容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