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3月24日 星期四

牡丹花开富农家

陈婵娟 陈 缅 徐 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3月24日   第 10 版)

  塔后村牡丹

  3月20日,浙江天台山首届牡丹文化节在塔后村举行,一早,各地游客便如潮水一般涌来。由于气温偏低,牡丹园中的牡丹花开得还不是很盛,但在江南山村就能欣赏到雍容华贵、姹紫嫣红的牡丹花,还是让踏青寻芳的游客们感到惊艳。

  村支书陈立照高兴地说:“我活了四五十年,头一回看到有那么多人来我们村旅游。把牡丹花当成塔后村的旅游特色,这步棋是走活了。”

  塔后村因位于当地标志性自然人文景观赤城山梁妃塔下而得名,东晋孙绰曾在《游天台山赋》中写下“赤城霞起而建标”的句子。然而,千百年来,塔后村民守着“宝贝”,日子却并不富足。

  作为景中村,塔后村在2009年实施农房改造之时,就设想能够吃上“旅游饭”。村里也费了不少心思,在改造伊始,村里动员村民按农家乐的要求来建设,并在2013年对全村农房的外立面进行了改造。到2014年底,已有15家农家乐、民宿投入营业。

  然而,市场很残酷,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塔后村并没有一跃成为旅游新秀。相反,多数经营户的生意长期青黄不接“吃不饱”。陈立照说:“每户改造后的农房投入都在80万元左右,如果不能搞旅游赚钱,村民们会吃不消。”

  一次村民会议上,有村民提议,挖掘牡丹文化资源,用江南不多见的牡丹花来为塔后村的旅游点一把火。

  原来,南北朝梁时,塔后村就开始栽种牡丹,历史上也多有天台牡丹的记载。因历史风雨,塔后村的牡丹几乎灭绝,但村民们对代代相传的牡丹故事记忆犹新。这一建议被当作“金点子”,很快进入了落实阶段。去年,该村在闲置的地块上种植了6亩、60多个品种的牡丹。还没待花开,村里的旅游就骤然升温。

  这一幕既在村主任陈加喜的预料之内,又大出他的期望。他说:“原以为牡丹会对旅游有一些帮助,没想到帮助的程度会那么大。”当地民间重视待客之道,陈加喜说,游客来了,村庄环境如果不搞得像样些,就会损了自己的形象。于是,全体村民总动员,掀起了美化村庄大行动。

  眼下,初尝甜头的塔头村办起牡丹文化节,开展“牡丹进家庭”活动,村民在房前屋后撒下大量的花籽,一个花园式村庄呼之欲出。据统计,牡丹文化节举办当天,来塔后村的游客达3万多人次。

乡村看景成风尚(旅游漫笔)
博鳌论坛带火琼海旅游
牡丹花开富农家
香料之都格拉斯:闻香忆旧(中国游客访世界)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