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羊城,依然花红草绿。珠江新城中轴线东边,一栋四四方方、通体透亮的灰色建筑卓立于高楼之间,显得内敛而沉稳。这就是被誉为“月光宝盒”的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历时6年,兴建了这座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的新博物馆,并于2010年5月18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展示悠久的岭南文化和广东历史、自然等内容
从外观看,它像一座由大大小小方盒垒起来的艺术品,底层四周悬空,每层窗户玻璃与红色边框构成许多火焰般窗口,仿佛被镂空的象牙雕,充满神秘感。
穿过一条绿化带,拾级而上,是博物馆正门。博物馆地下一层,地上5层,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大区域,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基本陈列馆位于3楼与4楼,主要展示悠久的岭南文化和广东历史、自然等内容。
馆藏内容丰富、展览活动多样、科研实力雄厚,是广东省博物馆的三大特点。乘电梯,上3楼,可以看到潮州木雕艺术展厅、端砚艺术展厅、陶瓷展厅与书画展厅等。其中,潮州木雕艺术展览逼真地复原传统潮汕民居的厅堂、卧室、书房等场景,再现了木雕制品在潮汕民间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陈设应用,展示了全国独有的非遗艺术品类。
转上4楼,是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一幅8米多高、20多米长的巨大弧形广东地图令人震撼。嵌入其中的无数富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小画面,更是一下子将人带入千百年灿烂辉煌的岭南历史长河。通过文物、图片、油画、雕塑、模型、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方位介绍广东从马坝人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变迁,重点呈现广东民系、海外贸易史、华侨史和革命史等人文历史亮点。这里的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又分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等7个主题展览,多角度展示广东的自然资源概貌,开创了在省级综合馆中设立自然类基本陈列的先例。
古代字画和陶瓷文物数量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临时展馆内,正展出《千年风雅——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与《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等,参观者络绎不绝。
据介绍,广东博物馆临时展览重点转向国(境)外和省外大型交流展,每年举办临时展览20余场次。每年的展览,会提前通过网上投票,让观众参与挑选与策划。这些年,展出的有《广东历代绘画展》《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曙光时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文明展》《最早的美洲人——北美原住民文化展》《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古代文物与艺术》等。
2014年5月,广东省博物馆原创临时展览《异趣·同辉——馆藏清代中国外销艺术精品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5年5月,《岭南印记——粤港澳考古成果展》荣获2014年度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港澳台合作奖。
如今,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已达17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07件/套,占全省总数的1/3;二级文物6600件/套,三级文物12923件/套,珍贵文物近2万件(套),自然标本和化石4万余件(套)。馆藏古代字画和陶瓷两类传世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在中国博物馆中名列前茅。端砚、潮州木雕、外销艺术品、出水文物等是优势馆藏,外销文物是其近年征集主要方向和收藏重点。馆藏信宜青铜盉、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陈容《墨龙图》、潮州金漆木雕大神龛、端石千金猴王砚、南宋鎏金腰带等十件文物,通过观众票选的方式成为镇馆重器。
位于广州老城区的广东省博物馆旧馆,除广州鲁迅纪念馆外,还辖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民党“一大”旧址(包括革命广场)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红楼等。
在全国博物馆中首推微信导览,服务设施齐全
广东省博物馆实施了一系列学术科研制度,如对口指导、馆级课题、优秀成果评选、著作资助出版等,引导学术研究与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2010年以来,发表论文2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7个。广东省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广东省博物馆专门从事文物藏品保护修复及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部门,是岭南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头羊”。
据解说员介绍,广东省博物馆遵循“文化惠民”理念,努力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均等化。除周一及个别假日,博物馆全年开放。博物馆免费覆盖WIFI,是全国首家推出微信导览的博物馆。馆内,咖啡厅、快餐厅、饮水机、手机充电站、书店、纪念品商店、密码储物柜、雨伞、披肩、婴儿车、轮椅、医务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目前,广东省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心,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粤港澳文化合作示范点,也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科普基地、粤港澳青少年活动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新馆开放5年多,累计接待观众834万人次,日均观众量4721人次。另外,推出面向基层和山区的流动博物馆,累计观众总量超过1150万人次。
花城之中,珠江之畔,广东省博物馆这个“月亮宝盒”正立足于“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文博机构,以其“烁烁之华”,在通往“国际先进”博物馆的道路上奋力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