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北郊不远处,座落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虽然称之为繁育研究基地,但这座大熊猫栖息生长的场所竹林茂密,曲径通幽,完全没有科研场所的感受,反而更有公园的氛围。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这里自然的山野风光与优美的人工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完全模拟大熊猫的野外自然生态环境。而一切的细致照顾与呵护,都是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回归自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邛崃山、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冷箭竹部分开花枯死,数百只大熊猫因此饿死。从1974年到1993年,成都市有关方面共抢救野外病、饿大熊猫63只,大部分在痊愈后放归自然栖息地。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最终有6只大熊猫留在基地进行人工饲养。”讲解员的一番话让记者了解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来龙去脉,也明白了为什么这里的场景与饲养方式都尽力贴近熊猫的野外环境。
顺着林间小径前行,记者来到了一处熊猫馆舍。在这里,成年大熊猫都是独居生活,每一只都有一处室内栖息的场所和一片室外活动的区域,树林、假山、平地更是一应俱全。虽然此时园区下着雨、天气很凉,但饲养员并不会刻意要求熊猫回屋,而是保持屋内屋外连通并开放的状态,由熊猫自主选择。
在记者到访时,眼前的这只大熊猫正在吃竹子,身手矫健的它吃完手中的竹子后又拿起身边的一根继续啃。“对于成年大熊猫来说,他们一天需要吃掉20—30公斤的竹子。如果有竹笋那它们会更愿意吃,因为营养会更加丰富。大熊猫们吃的竹子都是由我们的工作人员从邛崃、雅安、都江堰等地的山林里选取,经过熊猫厨房冲洗、消毒后,再给大熊猫送去。”
讲解员小李表示,除了竹子、竹笋,基地还会为大熊猫提供窝窝头、苹果、蜂蜜等作为补充食品。为了让大熊猫能够适应野外生活,饲养员会有意用竹竿挑起窝窝头悬于大熊猫上方,训练大熊猫的四肢伸展能力,让它们在站立伸展前爪的情况下够到窝窝头。“我们每年都有放归计划,所以这些安排都要围绕大熊猫如何适应野外生活来进行。”
当然,如何保证大熊猫的正常繁衍也是基地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适时为大熊猫安排相亲、寻找更有利的方式进行配种、如何提升大熊猫幼崽的存活率、怎样避免近亲繁殖,这些问题都在基地研究人员独立科研与国际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情况下得以解决。
截至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80年代抢救留下的6只病、饿大熊猫为基础,在24年没有新增一只野外大熊猫种源的情况下,共繁育大熊猫116胎172仔,建立了现存113只的全球最大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
同时,基地已经帮助国内外6家机构共计繁育成活大熊猫31只。其中,帮助国外机构繁殖大熊猫18只,并在日本建立了中国大熊猫最大的海外种群(繁育成活12只),帮助国内机构繁殖成活大熊猫13只。
据基地研究人员介绍,通过大家的努力,成都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尤其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博士为主研的科研团队,历时13年的辛勤付出、潜心研究,完成了《大熊猫繁殖生物学与保护遗传学研究与应用》重大课题研究,成功破解大熊猫繁育过程中的三大世界性难题,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事件。成都的大熊猫繁育保护技术让世界瞩目。
“通过细管冻精人工授精解决大熊猫配种难问题,通过驯化采集大熊猫初乳解决育幼难问题,另外还有科学饲养、疾病防治、遗传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得以解决。”
而未来,随着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中华熊猫谷的建设,大熊猫的救护、疾病控制与野化繁殖、回归自然都可以得到更好地安排。原生态的森林植被,半开放式的圈舍,半人工喂养,温度、湿度、视频监控,居住在这里的大熊猫,能够为回归大自然做好最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