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成都名片”里的大熊猫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13日   第 05 版)

  图为米兰世博会成都周活动上的川剧“熊猫”变脸。
  资料图片

  图为电影《功夫熊猫》里的熊猫形象。
  资料图片

  图为“2012年成都全球招募熊猫守护使”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

  2015年10月2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新生大熊猫集体亮相。
  薛云斌摄(新华社发)

  米兰世博会成都周活动上,来自法国的游客Monnet在填写熊猫明信片。
  资料图片

  图为颇具文艺范儿的熊猫邮局。
  资料图片

  柏林亚太周的彩绘熊猫展上,一位德国小女孩与熊猫塑像合影。
  资料图片

  图为熊猫邮局的公仔形象。
  资料图片

  成都北三环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是个周一的上午,天空中下着雨,但这里的人气依旧旺盛。竹林内、青石小径的拐角处,游客们的谈话声与笑声不断传来,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各种口音的夹杂代表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

  “大熊猫很可爱,它是中国的国宝、成都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所以我们都专程来看。”说话时,来自美国的琳达刚刚参观完大熊猫宝宝的圈舍,大家都被它们憨态可掬的姿态逗乐了。

  近年来,成都在走向开放、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成都名片”不断帮助成都提升知名度。这其中,大熊猫就是颇具分量的一张代表成都形象的名片。

  

  ①国际公益活动的“推广大使”

  大熊猫不仅生活在成都,还经常作为“使者”参与在成都的各种对外交流活动之中。

  2016年1月17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举办“‘UNDP形象大使’全球征名暨‘UNDP熊猫使者’全球招募活动启动仪式”,向全球招募大熊猫保护推广志愿者,目的在于促进大熊猫的保护繁育,也为唤起全球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做出了积极努力。

  这一活动在过去也多次举办,产生良好效果。2010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6万多位报名者中遴选出6名获选者到成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大熊猫守护活动。2012年再次面向全球招募3名大熊猫保护推广志愿者,出任“成都熊猫守护使”。

  不仅如此,几年前,生活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美兰”为了响应“地球一小时”的关灯活动,在圈舍通过连续动作完成关灯,成为当时环保主题活动的全球推广大使。

  此后,“美兰”在次年的“地球一小时(成都)关灯仪式”中再次关灯一小时以示响应;同年的“成都国际友城周”活动上,23个成都友城的代表团分别与23只大熊猫现场“配对”,通过借助大熊猫使者,进一步拉近各友城与成都的亲密关系,促进各友好城市对成都予以更多关注,同时进一步唤起公众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的关注。

  大熊猫不断参与公益活动与对外交流的良好形象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大家同样对大熊猫表达了满满的祝福与关爱。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放以来,20多年来已吸引了数百万中外游客的参观,并接待各国政要、嘉宾及社团组织数十万人次,许多人甚至不远万里来到成都为大熊猫当起了“守护使”。

  除了以保护熊猫来唤起整个世界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公益活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还多次组织专业领域的交流活动,在繁殖、饲养、诊断方面进行学术探讨,与美、日、英等十多个国家的大熊猫专家共商大熊猫保护策略、分享研究成果,为保护好这群代表着成都形象的“公益大使们”提供合作平台。

  ②风格多样的“文化形象”

  2015年7月,米兰世博会“成都周”活动在意大利举行。作为大熊猫的故乡,成都在这次的活动中将这一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走进活动现场,每个工作人员头上都戴有一个熊猫式样的头饰、一楼的熊猫邮筒区为观众提供了熊猫明信片供大家邮寄。

  熊猫头像、太阳神鸟图案、“Panda,hi,EXPO 2015,milano,CHENGDU WEEK”字样,在活动现场,众多游客纷纷在熊猫明信片上写下自己对亲人朋友的祝福语言。成都周活动完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明信片带回成都,盖上特制的熊猫爪样的邮戳,再通过“熊猫邮局”寄到世界各地。

  “熊猫邮局”正是成都发挥创意打造熊猫主题的形式之一。2014年10月,第44个邮政日当天,作为全球首个以熊猫为主题的邮局,“熊猫邮局”在成都正式亮相。“熊猫邮局”并非单纯嵌入“熊猫”元素的普通邮局,它有专属自己的印记——专用日戳和指定邮政编码——从“熊猫邮局”寄出的信件可加盖“成都熊猫邮局专属日戳”,从这里寄出的明信片则拥有专用邮政编码610088,这在全球尚属首例。

  如今,在少城路、春熙路、锦里、宽窄巷子,“熊猫邮局”都已出现,并成为那里人气最火爆的看点之一。而在线上,不论是淘宝还是国际B2C最大平台EBAY,“熊猫邮局”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熊猫邮局产品的销售,如网友在线购买明信片,便能加盖“熊猫邮局”专用日戳。

  除了“熊猫邮局”的设置,熊猫毛绒玩具、熊猫衣服、背包等系列产品的设计,以大熊猫为元素的各种传播方式也在不同的渠道上进行推广。

  比如音乐,2008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中国台湾音乐人许常德合作,推出《超口爱行大运》的专辑,在台湾地区仅一个月销售量就达到1万张。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关于熊猫的唱片。

  比如影视作品。2008年与2012年,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日本拍摄的大熊猫电影《熊猫的生活》和《大熊猫51的故事》纪录片在全球放映;其中NHK电视台新栏目《明天》、TBS王牌节目《世界不可思议的发现》等日本知名电视节目对《大熊猫51的故事》进行了主题深入报道,引起全球关注。

  比如图书。大熊猫写真集《熊猫的日子》、科普读物《熊猫的秘密》、大熊猫专著《大熊猫:生存》,这些面向全球发行的书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大熊猫,提升了大熊猫的世界知名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成都作了宣传。

  ③不断挖掘内涵的“成都名片”

  几年前,以熊猫为主题的成都市城市形象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电子屏,向世界诠释了一个文化底蕴与时尚气息完美交融的中国城市形象。“熊猫作为城市名片经常出现在成都各类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中,在海外有很强的认同感,可以说,‘熊猫’这个元素既能够代表成都,又体现了国际化。”面对采访,该影片的制作团队这样回应道。

  实际上,如何选择合适的元素作为“成都名片”进行对外宣传也经历过一个比较、考虑的过程。成都全搜索的总编辑刘戈表示,成都对外做城市形象展示,针对日韩可以推广三国文化,这两个国家通过漫画对三国文化的接受度比较高。对于欧美人士来说,川菜的麻辣是一个挑战,三国文化则过于高深,而熊猫元素则恰到好处,最有挖掘潜力。

  “熊猫代表着珍贵、可爱,既表现成都的历史延展和生态,也契合成都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一家知名品牌营销咨询公司在专门就熊猫这个符号的认知做过调查后这样讲道。

  而在确立大熊猫在“成都名片”中的重要地位之后,它的内涵正得到更为深入的挖掘,形式上也讲求大胆创新。

  例如在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上,西门子创意家电与“熊猫邮局”进行了完美整合,打造“咖啡+明信片”的创意休闲模式。在这里,西门子的全套智能家电将为游客准备好小点心、咖啡和其他饮料,而游客在这样休闲的环境中挑选给家人或朋友的熊猫主题礼物,并写好熊猫明信片盖上邮戳寄出。

  这只是创意之一。2014年成都创意设计周上,全球彩绘大熊猫活动启动。活动期间,中国第一座《毛主席全身雕像》的作者、中国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创作的彩绘大熊猫雕塑原模手稿在启动仪式上亮相,中国著名现代工笔画家陈启明也为活动精心创作了一幅大熊猫工笔绢画作品。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项活动面向全球进行作品征集,邀请喜欢大熊猫、热爱创意设计的社会大众人士,在原模基础上进行彩绘大熊猫。

  “彩绘大熊猫活动本身就是对创意和设计的弘扬与发展,未来更要通过彩绘大熊猫向全球展现成都作为一座崛起中的创意设计之都的品质与活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活动的终极意义是让世界把“彩绘大熊猫”与“成都创意设计周”相互联系并形成共同记忆,从而塑造成都城市形象新名片。

“成都名片”里的大熊猫
呵护,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自然(记者手记)
责编:柴逸扉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