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马克和他的“北京家庭”(洋人在北京)

陈芳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2月15日   第 05 版)

  图为马克和妻子。

  “北京是命运之城,聚集了中国最好的梦想家。”马克兴致勃勃地说。在美国,马克是3个孩子的父亲;在北京,马克组成“北京家庭”,是15位创业年轻人的“父亲”。

  马克2006年第一次来中国,在厦门游玩1个月便被中国的朝气蓬勃深深吸引。“多年前当我还在美国时,我告诉我的妻子凯蒂,不用奇怪有一天我们将生活在北京。”在他眼里,北京充满了机遇、挑战,有全中国最好的资源、人才,是创新创业者起飞的摇篮。

  “不是我选择来北京,而是北京选择了我。”6年前一个偶然的机遇,朋友给马克介绍了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书的机会,马克与妻子当即决定卖掉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生意,一同来北京教书,同时在北京第十五中兼任外教。

  从2009年至今,有上千人听过夫妻俩的课。目前马克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4门专业课,“文化贸易”就是其中一门。“我的学生将在‘一带一路’沿线传播中国文化,用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是一个友善的国度。”

  在马克眼里,中国的年轻人是未来世界的引领者,他们非常国际化,综合能力强,而北京给了他们最好的平台。来华伊始,马克与妻子便成立了“北京家庭”,他们是“爸爸”“妈妈”,“孩子们”则是来自中国各地的创业者。每周,这些“孩子们”都会来到“父母”身边,或是吃饭聊天,或是诉说心声,彼此感受家庭的温暖。

  “他们都有不同的职业,有的在外企工作,但他们都有梦想,也很幽默,懂得享受生活。英语是他们成功的钥匙,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在北京立足和发展。”马克略感欣慰地表示。说起未来是否会回到美国,他显得非常不舍。“我们在北京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有爱我的学生,在这里我和妻子感受到被需要的满足。”

  不仅是年轻的创业者,在胡同里也有不少马克的老北京朋友。“老北京人像是活着的北京历史,他们能教你如何成为北京人。”每次他去修理自行车,修车的大爷都会用钥匙敲一下自行车的横梁,让他听“叮”的一声。“能发出这声的才是质量好的自行车。美国人不会这么卖车。”北京的风土人情让马克感到新奇,在6年的探索里,他渐渐融入了北京生活。

  闲暇时,马克喜欢骑着朴素的二手自行车,沿着长安街一路向东,经过国贸、天安门,最后爬上景山,俯瞰北京城。“我喜欢在山上和来自全世界的人交谈,分享游玩的乐趣以及在北京的美好体验。”

  除了自己钟情北京,马克的两个女儿也都曾在中国学习,小女儿更是会讲一口流利的中文。马克觉得外国人学习一些中文是有用的,因为中国正快步走在和平崛起的路上。“我觉得当代中国的强大并不是殖民扩张,中国人更讲究阴阳、平衡、和平,是友善地迎接世界。”在与中国人接触的过程中,马克发现中国人从内心崇尚和平。

  “6年前,我对中国的印象很模糊,只是媒体想传递给我们的‘中国’;6年后,我爱我的学生,热爱北京,热爱这里的生活。”与记者聊完,马克又骑上他的自行车,到国贸与朋友聊天,或许趁着天气好再爬上景山,看看他热爱的北京城。

北京白塔寺重新开放(聚焦京城)
北京是块戏曲宝地(名家话北京)
马克和他的“北京家庭”(洋人在北京)
日军侵华档案展在京开幕
垃圾智能分类明年小区试点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