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1月05日 星期四

海内外同胞共话“十三五”如何惠民生

本报记者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11月05日   第 02 版)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向社会公布。在这份引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里,共享发展成为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这份“十三五”建议稿里,普通百姓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红利”?海内外同胞如何看待文件里包含的“惠民生”举措?

  增加收入,减轻负担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句话出现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里,体现着百姓收入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发展。而像这类帮助大家增加收入的举措在文件里并不少。

  “规划建议稿里提到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职称评定制度,甚至还要与大城市落户挂钩。这让我们‘蓝领工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实惠,也不再觉得低人一等了。另外,建议还提到了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四川成都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工作的晓敏这样表示。

  提高收入是“十三五”里让大家欣喜的内容之一,而减少负担、降低开支的有关内容也很受普通民众的关注。谈及这一问题,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于晴表示,文件里提到的不论是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还是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都体现了让百姓享受更多实惠的内容。“尤其是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未来很可能会考虑纳税人的家庭负担因素,这样家庭成员多的纳税人可能会减轻纳税负担。”

  拓宽选择,改善环境

  “作为‘80后’妈妈,我和身边朋友最关心的就是文件中‘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内容。因为我不是独生子女,在‘十三五’之前我无法考虑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事情。”采访中,已经有一个两岁女儿的赵川表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让她放心考虑未来两三年生育第二个孩子。

  除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也都让百姓在未来对自己的发展选择有了更宽的范围,受到的局限变得更小。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也成为了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生活在北京,我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窗外有没有雾霾。说真心话,绿色发展真的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直接关系我每天出门需不需要戴口罩,会不会因为空气问题而感染上医院。”年近60岁的北京市民王虹这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扩大开放,共享红利

  “完善投资布局,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建议稿中,体现开放发展的这句话受到了海外侨胞们的关注。他们认为,这表示自己在未来5年到祖(籍)国发展会有更多机会,能让他们搭上发展的“顺风车”。

  “特别是提到了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正好让我们把国外先进的养老服务体系带回祖(籍)国,满足老龄同胞的需要。”来自浙江的西班牙侨胞陈艳这样说到。

  此外,加快自贸区建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让海外侨胞在贸易、服务、金融方面的投资经营获得便利,享受到“十三五”的红利。

  “事实上,‘十三五’也同样很关注港澳发展。文件里提到要加大内地对港澳开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横琴等粤港澳合作平台建设,而我们的创业团队刚好在香港和前海各设有一个机构,因此在办公用地、租金、经营政策方面享受到了粤港合作的好处。”正在深港两地奔波创业的益舟结合自己经历谈到了对“十三五”的看法。

  而对于台湾姑娘周璇来说,自己和几个朋友在台北做文创类公司,许多订单都在大陆。“‘十三五’规划里提到要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希望我们的团队可以借此更快地成长,不再会因为大财团而阻挡了上升的渠道。”

海内外同胞共话“十三五”如何惠民生
两岸领导人会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台湾师生金华感受八婺文化
中国经济将深度“拥抱”世界(《未来五年》系列访谈 ④)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