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北京建城的第3060年。
西方有位哲人曾说,一座城市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是它的博物馆。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一座城市,博物馆都是保留着一个群体的记忆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历史从何时开始,今天从哪里走来。
于1953年开始筹备的首都博物馆,承载着北京三千年建城史的文明精粹。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新馆则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距今也恰好有了10年的时间。
1 “城市史”的主题特色鲜明
从一个参观者的直观感受讲,首都博物馆最大的特色,在于它“城市史”的主题非常鲜明。首博的新馆建在长安街旁,雄浑古朴的建筑也成了长安街“一景”。无论是建筑物外在的石质幕墙和巨大屋盖,还是走进博物馆后就会立刻吸引眼球的青铜装饰,还有遥相呼应的矩形展馆与椭圆形展馆,高大通透的效果与古朴别致的设计无不体现出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
新馆分为地上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达6.38万平方米,常设的展览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目前常设展览部分共展出馆藏文物5000多件。尤其是其中《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等地域文化色彩浓厚的展览,从展品选择、展厅布置等方面都根据北京的历史文化特点作了特别的设计,令参观者仿佛走进了历史,全方位地感受老北京的民俗风情。
“为了让参观者能够生动地理解老北京的民俗文化,我们在民俗展厅里,把老北京民俗分为结婚、生子、祝寿、过年4个主题,巧妙地浓缩在老北京的一户胡同人家里,用四合院的院落将各个主题展厅串联起来。你看这里展出的很多展品,年代都不算太久远,基本是清末民初的老百姓家里会用到的东西,不管是这些大姑娘小媳妇戴的绒花,还是为新生儿缝的虎头帽虎头鞋,很多是我们从民间收集起来的,非常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首都博物馆讲解员对本报记者介绍说。
道已定,器不远。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个基本陈列,首博里还通过《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6个常设的精品陈列,从不同的器物角度描绘北京历史文化的宁静与沸腾。
在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看来,作为家庭和学校之外的第三公共文化空间,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高雅休闲、文化消费场所。
除了常设展览,首博里不断更新的临时展览也别具精彩,中国其他地区的文化、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成为市民学习和思考的绝佳平台。
2 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水准高
一座博物馆的灵魂,在于文物,也在于文保。
无论是象征着国家政权、铸有铭文26字的青铜礼器堇鼎,还是白釉上以红、绿、黄彩绘海水云龙纹的嘉靖年间五彩龙纹盘;无论是镇馆之宝、定位了北京建城史的克盉、克罍,还是鬼斧神工的水月观音像……今天的首都博物馆,文物的等级之高、藏品之精,都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博物馆的水准。
不过,文物藏品只是一座博物馆的一张面孔。文保技术、文物研究、文化传播等许多张面孔共同搭起了一座沟通历史与现代的博物馆“桥梁”。正如郭小凌馆长所言,一个好的博物馆要满足几个最基本的参数,首先是要有好的藏品,文物藏品精品多,覆盖面广,包括一些仅存的精品;其次,馆舍的面积与设备设施条件,科研与文保技术水平,展陈内容与形式设计;此外,观众量与观众服务水准等也是重要的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首博而言,都可以打上“高分”。在收藏、展示、研究三大任务方面,首博新馆充分吸纳和采用了当今世界博物馆建设的先进技术,并通过文化遗产信息采集项目(包含全面数字化的摄影、摄像、扫描等采集设备及软件系统)、数字化博物馆系统工程和多媒体展示工程等几个部分共同发力,建起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信息集成应用体系,创新地为博物馆的展览收藏、学术研究、行政管理、观众服务提供了一个一体化、完整、高效的服务平台。其中,文物修复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遥遥领先,首博一次性投入3000余万元建立的文物保护分析实验室也是全国文物保护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
“但是我们还在不断寻找文博研究、展览策划方面的新路子。”首都博物馆馆长助理、副研究馆员杨丹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以往的文物展览都是研究人员“制作出来”给观众看的,现在首博让观众直接参与到展览的设计过程中,让观众能够直观地进行“探究式学习”,让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怎样用受众熟悉的语言来解说文物和展览,定位主题和讲述故事。
“现在我们的思路,是不要让展览来告诉你历史是什么,而是你自己来挖掘,看看历史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读城’项目,就是专门由北京的中学生参与,由我们馆专业的研究人员带领,探索北京城市的历史脉络,然后以学生们这个年龄阶段熟悉的语言方式设计展览,这对他们和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杨丹丹介绍。
3 文物证明京津冀历史渊源深厚
北京这座城市,因其是首都,而有了一份独属的责任与担当;也因其是首都,又必须精准地定位以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便是北京这座城市在下一个阶段里,将要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所经历的一切也将成为未来历史书中,关于这座城市的重要篇章。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从何表现?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有何证明?
文物便是最好的证据。
为增强三地文化认同,以史为鉴、共谋发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博物馆于2015年6月23日在首都博物馆隆重推出《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为三地的群众合力打造一场文化盛宴。“截至10月7日在首都博物馆的展览期结束,京津冀历史文化展一共吸引了516133人次参观,得到社会上广泛的反响与好评。”杨丹丹对记者说。
代表燕国青铜制造最高水平的伯矩鬲、中国第一个考古发现的环保灯——长信宫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金缕玉衣、代表元代瓷器最高制作水平的元青花、清代佛造像极品——粉彩无量寿佛等232件京津冀三地文物精品,将三地的历史贯穿起来,以京津冀一体化形成的历史特点为依据,展现三地一体化形成的原因以及表现。
这也是京津冀精品文物的首次聚会。记者从首都博物馆了解到,其中几件国宝级文物——西周伯矩鬲、长信宫灯、独乐寺塔玻璃瓶共同展出尚属首次,三件文物也讲述了穿越千年的历史故事。
“我们不光让三地的文物同聚一台,还让三地的志愿者也同台讲解,让参观者可以最直接地感受到京津冀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温度,‘一站式’了解为什么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杨丹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