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

大捷平型壮国魂(诗词赏鉴)

邵祖平《闻人述八路军平型关之捷》赏析

周笃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11日   第 15 版)

  厚地高天俨合围,重岩叠嶂卓红旗。

  钞粮彭越汹呼动,斫阵甘宁露刃奇。

  铁骑尽奔惊草木,雄关固锁敌丸泥。

  烟霾扫荡乌鸢喜,问燕呼卿正此时。

      

  邵祖平(1898—1969年),字潭秋。江西南昌人,古典文学家、著名诗人。历任浙江大学、人民大学教授,所著《培风楼诗》,曾获1942年教育部文学部一等奖。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成功实施的伏击战,一举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长了抗战军民的斗志,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蒋介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两次致电嘉勉,称为“此为华军在平绥线上的空前胜利”。毛泽东亦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第一胜利”。

  邵祖平的这首七律诗,热情而生动地讴歌了这次英勇顽强的战斗。头二句写战场的形势。敌军被围困在高谷与严关之下,四周的山头红旗飞舞。三四句极力刻画八路军将士的勇猛。彭越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他多次分头出击项羽的粮道,大困楚军,被称游击战之祖。这里用来形容八路军游击战术的成功。钞粮,劫敌军,斫阵,挥刀夺阵。曹操亲率大军来到濡须口威慑吴军。孙权派手下勇将甘宁带百名勇士夜袭曹营,所向无敌,逼退了曹军。这里是说八路军一身是胆,勇冠三军。

  “铁骑”句,用淝水之战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来形容八路军把日寇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雄关”句,指平型关如同山河锁,牢不可破。正如王元所说:“以一泥丸封涵谷关”(《后汉书》)。用典极为生动尤富气势。“烟霾”句,描写战后情景。《乐府战城南》云:“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嚎。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意思是说日军陈尸荒野,成为乌鸢的口中之食。“问雁”句典出宋人姚勉《问雁》诗:“雁言丈夫志非常,桑弧蓬矢示四方。”此言抗日将士志在四方,勿以室家为累。这是对英勇杀敌的八路军将士的高度赞美。此情此境,真可说是横扫千军,气吞霄汉了。在抗战诗中,允为精品。在那个时代能如此赞颂八路军,尤为难得。

  最近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主编的《诗壮国魂》中收诗歌3000首。写到平型关大捷的还有杨沧白的《闻第八路军平型关捷》:“西晋捷初成,红军旧有名。平型关外路,唯见敌尸横。万里输粮卒,三千八晋兵。朔方能有此,始足备长征。”写红军长征,尤有胆识。卢前的《满江红·平型关大捷》:“奏凯平型,明日定灵丘先复。知左翼,团河传檄,顽倭覆没,况有中军崞县在,东平一战,风摧竹。踏扶桑,三岛海东头,都沉陆。”孔凡章的《平型关大捷喜赋》:“严城次第鼓颦催,谁信炎黄有背嵬。战局溃如江决岸,捷书闻似夜惊雪。”这几首诗皆卓尔不凡,堪为诗史,所展现的高昂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令人血脉贲张,精神抖擞!

科幻文学改变当今文学思维(文学新观察)
胡杨颂
走进南京 爱情隧道(散文)
海外读者关注本报报道(编读往来)
大捷平型壮国魂(诗词赏鉴)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