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

海外读者关注本报报道(编读往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11日   第 15 版)

杨鸥编辑:

  你好!

  最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5月8日第15版上读到由你采访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之后编写的文章“《红楼梦》走向世界(文学新观察)”,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补充说明,使国内更加了解国外对《红楼梦》的研究现状。

  1、2014年9月,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孔子学院借助于孔子学院总部“孔子新汉学计划”项目的全力支持,与本校亚洲语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力合作,在帕拉茨基大学成功举办了“欧洲《红楼梦》多语种译介与海外红学研究研讨会”。这也是时隔20多年后第二次在欧洲、第一次在捷克召开《红楼梦》多语种译介与海外红学研究国际学术会。所以说,德国汉学家吴漠汀“希望能在欧洲举办研究《红楼梦》的国际学术会议”的愿望已经实现。

  2、在这次会议上,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来自中国、韩国、捷克、斯洛伐克、丹麦、瑞士、德国等7个国家13所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18名红学专家和研究者,包括《红楼梦》的捷克文、斯洛伐克文、丹麦文和韩文译者,大家齐聚一堂,犹如文人雅士再聚大观园。

  3、在欧洲,除了文中提到的巴纳秀克的俄文全译本、弗兰茨·库恩的德文译本、李治华夫妇的法文译本、斯洛伐克汉学家黑山女士的斯洛伐克译本,还有捷克的汉学家王和达的捷克语120回译本、丹麦的易德波的丹麦文摘译本等。

  我们相信,今年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诞辰300周年, 这将不仅是中国红学家们的盛事,也将会是国外汉学家和红学研究者们的盛事。

  顺祝好!

  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黄小明教授

科幻文学改变当今文学思维(文学新观察)
胡杨颂
走进南京 爱情隧道(散文)
海外读者关注本报报道(编读往来)
大捷平型壮国魂(诗词赏鉴)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