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如春的昆明西郊15公里处,有一座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太平山等山峰组成,峰峦连绵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的景区。相传这里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称碧鸡山;又因形状像卧佛,也叫卧佛山;如果隔水相望,则宛如一丰盈女子躺卧滇池岸边,所以又有睡美人的雅称。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极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誉。在这苍松翠柏间,巍然矗立着一座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为我们展示出一幅血与火描绘的历史画卷。
回国参战
1931年9月18日,侵华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全面抗战爆发后,沿海重要港口基本沦陷,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也由于国际局势变化,先后断绝。国民政府于1938年年底修建了一条从昆明至缅甸的公路,国内路段称之为320国道,史称滇缅公路,公路和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通缅甸仰光港。
后来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随即中美开辟了驼峰航线继续为中国输送作战物资,但是航线之艰险,加之日本空军的拦截,导致空运经常损失惨重,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前线的需要。因此,中美决定从印度阿萨姆邦一个叫做利多(又名雷多)的小镇修筑一条公路,穿越缅北茫茫林海和日军占领区,然后和滇缅公路连接起来,这就是中印公路(也叫利多公路,后改为史迪威公路)。该公路成为了当时中国和外界联系的重要公路,不仅要负责抢运军事物资,还要运输工业生产原料和大后方人民的生活物品。国民政府成立了“西南运输处”负责相关运输事务,大量地招募和训练司机,大量司机被政府派遣至缅甸仰光接车,将国外援助和购买的汽车、卡车等组装完成,并且载上物资,驶回西南大后方。从1939年至1942年的3年期间,滇缅公路一共抢运回国1.3万多辆汽车。
当汽车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司机严重匮乏的情况便出现了,这时旅居海外的华侨心系祖国,向祖国伸出了救援之手。东南亚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得知祖国需要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之后,发出了“南侨总会第六号公告”,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参加抗战,与国家一同战斗。众多爱国华侨踊跃报名,志愿回国援助抗战的华侨一共有9批,前后共有3192人。他们被称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离别之时,出现了诸多父母送子、妻子送郎的场面。根据当年第二批回国的南侨机工王亚六老先生的回忆,当时在新加坡的码头马六甲,送别场景人山人海,连当时很多外国友人也来送行,那一批回国的南侨机工共500人左右,他们站在船的一边挥手告别,导致船都歪了。
赤子功勋
抗战中的滇缅公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缅甸腊戍,全长1153公里,这条连接中缅的生命线翻越高黎贡山崇山峻岭,横穿怒江、澜沧江和漾濞江急流险滩,地势极为险恶,行车一不小心,跌入深谷就难有生还机会,加上不少地段瘴气肆虐,敌机疯狂滥炸,在此行车都要闯四道难关:路段险情关、雨水泥泞关、瘴疠威胁关、日机轰炸关,如此恶劣的行车条件,没有熟练技术的驾驶员是无法胜任的。
据统计,从1939年2月至9月,由南侨总会组织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机工来自南洋各地,有工程师、教师、经理、店员、医生、工人、党派领袖等,有富家子弟,也有失业者,他们满怀爱国激情,发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誓言,回国投身抗日、保家卫国。南侨机工驾驶员虽然技术熟练,但还是有不少人牺牲于黔滇缅深谷之中。1940年,曲江和越南的“咽喉”相继失守,滇缅公路成为运输军用物资入境的唯一通道。日本侵略者为切断这条中国对外唯一的交通大动脉,派出大量飞机对滇缅公路特别是怒江惠通桥和澜沧江功果桥进行狂轰滥炸,有数百名骁勇顽强的南侨机工被日机炸死。就在这样险恶的条件下,南侨机工夜以继日,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战物资运输。
南侨机工运输队每月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军用物资达1万吨。从1939年3月至1942年5月,华侨机工们运送了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他们抢运了45万吨军火物资入境,并在西南运输战线上抢修了上千辆的军、民用车辆。
南侨机工回国参战,为抗日战争尤其是滇西抗战作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当年3000多名南侨机工参加抗战,胜利后幸存2000余名(其中1000多人返回南洋、1000余人留居国内),1000余人为祖国的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折损1/3左右,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统计,抗战中中国军队的物资和装备几乎有一半是通过滇缅公路运进来的,而运输着这些物资的汽车,正是由南侨机工们和其他司机一起驾驶的。他们为抗战做出的贡献,正如“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基座上书写的四个大字——“赤子功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中华民族抗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