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因横跨卢沟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1937年7月7日夜,密集的枪炮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日军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此揭开序幕。如今,时隔78年,笔者一行走进坐落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峥嵘岁月,体悟革命精神。
“立正!敬礼!”在抗战纪念馆里,来自河北唐山的郭大爷身着旧式军装,向一座宏伟的浮雕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当过20多年的兵,特地从老家赶来这里,穿上军装留影,既是纪念我的军旅岁月,也是向抗日战士们致敬。”
这座名为《铜墙铁壁》的浮雕,展现了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14年里,中国人不分老幼、不分南北,同仇敌忾奋勇抗争的场景。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纷纷在这里合影留念。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表示,《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展览自7月7日开展1个月来,已累计接待参观群众23万人次,除去闭馆和专场不开放外,平均每天接待观众近万人次。
抗日军歌——大刀高扬 军魂不灭
在抗日救亡时期,人们以音乐鼓舞抗争,用歌声传达力量。纪念馆内讲述了许多抗日歌曲的故事,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的游客。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首慷慨悲壮的《大刀进行曲》,唱出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抗战胜利而奋战不止。78年前,《大刀进行曲》与卢沟桥的枪炮声几乎同步传遍全国,唱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但是,日军遭到驻守北平(今北京)29军的迎头痛击,冯治安率领的部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第29军将士手持大刀,拼死肉搏,勇猛杀敌,英勇抗战的消息激励了广大爱国志士。于是,23岁的麦新一气呵成创作了抗日救亡名曲——《大刀进行曲》。
在表现“七七事变”的半景画前,观众们都不由自主地跟随抗战馆内的背景音乐,合唱起这首歌。北京市民陈阿姨已经是第二次来这里参观了:“在我们小的时候,人人都会唱这首歌。现在唱起来这些革命歌曲,仍然振奋人心。现在的年轻人真应该多了解历史,了解民族英雄们的故事。”
创作于卢沟桥事变之后的《大刀进行曲》,至今仍让人心潮澎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的网民留言中,这首歌和它歌唱的29军大刀队被屡屡提及。
抗战故事——口口相述 代代相传
从“九一八事变”声援东北同胞到“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从长城抗战发出民族危亡的最强音到卢沟桥事变掀开全民族抗战的大幕,当时的北京人民始终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线。
“家住北京密云的英雄母亲邓玉芬,将自己的丈夫和5个儿子都送上了抗日战场;为了保护藏在山洞里的区干部和乡亲们不被敌人发现,最小的儿子小七儿也死在了她的怀里……”讲解员在展厅里惟一一尊单独的女性塑像——邓玉芬像前说,这位看上去很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无私奉献了6位亲人的生命,被后人称为“当代佘太君”。
就在家人都为国捐躯后,邓玉芬便把战士们当成自己的儿子,把自己的家当做八路军和伤员们的经常性住所,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救治八路军以及伤病员。“这位英雄母亲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共产党’这三个字怎么写,但她却为共产党奉献了一切。”讲解员最后总结道。
讲解员的讲述让在场的每一位参观者都唏嘘不已,就连刚才几位大声争论的小朋友也安静了下来。“她的小儿子和我一样大,真可怜。”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远小朋友依偎在妈妈身旁忍不住说道。
听过了邓妈妈的故事,不少游客在一张委任状前驻足。这张委任状承载着一个“七七事变”中守桥连队的故事。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宛平城北约400米处进行攻击式演习,第二天凌晨开始向城内轰炸,当晨5时许,10连连长孔宪全带领全连在卢沟桥附近与日军展开战斗。在3个小时的激战中,10连打退了敌人的3次冲锋。后虽被日军重兵包围,但10连全连坚持抵抗,英勇无畏,在十几个小时的激战后,终于击溃日军,守住了卢沟桥,形成了日军进攻以来中华民族第一道坚固的屏障。但是在激战中,这位年仅29岁的年轻连长,不幸中弹牺牲。
抗日英雄们的故事一次次地被参观者提起,在口口相述、代代相传中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