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选自明·李鼎《偶谈》。
上联讲饘粥饮食。上联的首句,语出《左传·昭公七年》:“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饘,是稠粥;粥,是用粮食或粮食加其他东西煮成的半流质食物。二者只是稠和稀的区别。“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粥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粥“能养脾胃,生津液,利小便,消胀满,调中健脾,除烦止渴,利膈益气,推陈致新。万症皆宜,平人亦妙,其功不可殚述。《纲目》曰:每早食粥,胃中空无他杂物,谷气先入,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妙品。”(清·章穆《调疾饮食辨》卷二)粥的最大特点,除主料为粮食外,还可选加有药用价值的配料,如莲子、薏苡仁、百合、扁豆、大枣、山药、茯苓、胡桃仁等,乃至营养丰富的牛羊肉、鱼肉、蛋等。“口腹”,口与腹。多指饮食,吃喝。“大烹”,即盛馔。宋·苏轼《初别子由》诗:“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上联是说,饘也好,粥也好,能满足口腹,滋养身体,无须羡慕丰盛的饮食。
下联讲出行禁忌。语本宋·邵雍《四事吟》:“会有四不赴,时有四不出。(邵翁自注:公会、生会、广会、醉会,大寒、大暑、大风、大雨)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里闬闲过从,身安心自逸。”(《全宋诗》册7,页4598)作为老人,不独大寒、大暑、大风、大雨不可出门,即居家亦当密室静摄,以养天和。这就是《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所讲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的道理。下联提醒人们:养生顺四时,寒暑宜周防,大寒大暑不出门,要遮蔽风雨,自安其心自娱自乐。享寿110岁高龄的书法家苏局仙1980年1月应《科学生活》编辑部之请,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时,写道:人生谁不望年长,真彀遐龄无秘方。汉帝秦皇都是梦,葛仙梅尉亦荒唐。苍松百尺经风雨,白鹤千秋冒雪霜。只有起居着意重,心平气壮自康强。
(熊经浴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