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寻求的是人类、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强调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近日举行的“生态·健康·产业——南太湖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程红光表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整体形势并不乐观。
他说,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猛,但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却屡见不鲜。目前环境问题有两大特点,一是问题多集中在区域内,而非一个点上;二是显现出“累积效应”,治理相对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如北京雾霾既有烧煤引起的粉尘污染,也有汽车尾气引起的污染等。
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系教授潘小川表示,以空气污染为例,现在的污染成分与过去不同,过去是以二氧化硫等为主,当前的空气污染则以有机物等为主,两者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境污染与癌症、生殖生育、出生缺陷等具有相关性,因此,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生态链的破坏都不容忽视。
与会者在论坛上呼吁,人人都是环保主角,少开一天车、少吃一次烧烤、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等环保“微行动”,都能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不能因其善小而不为。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