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海外公司已开始运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20日说,我国将通过各类基金加大股权投资,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目前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设海外直接投资公司的方案已经获得批准,公司已开始运作。
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在《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会上说,我国将通过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东盟基金、中拉基金、中阿基金等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我国正与哈萨克斯坦研究建立中哈产能合作专门基金,规模可能在60亿美元左右。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说,发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作用,设立业务覆盖全球的股权投资公司。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中非基金、东盟基金、中投海外直接投资公司等作用,以股权投资、债务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
记者从中投公司了解到,中投海外已于今年初成立,初期注资规模50亿美元,由中投公司出资,未来中投海外可通过多种资金补充方式扩大资金规模。中投海外与中投国际、汇金公司一起构成中投公司的三大子公司。
国际合作面临难得机遇
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说,目前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正面临难得机遇,商务部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该负责人说,从企业实力来看,我国企业在众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资本、中国装备、中国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欢迎。
该负责人说,商务部采取四项措施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一是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推动便利化。商务部修订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进一步释放企业境外投资活力。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优惠贷款、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手段,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行业对外投资合作。三是推进多双边重大合作项目。指导企业实施一批铁路、公路、核电等重大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境外产业园区。四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国别行业指引,落实政府间保障机制,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自贸区、投资保护、税收等协定以及政府间投资合作协议,加强安全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
借力政策性金融“出海”
在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前景广阔。一些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可能死路一条,在国际市场却能打开一条生路,并实现多赢。然而,当前部分装备制造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受制于资金瓶颈,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逆周期”支持作用。
中国南车旗下的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生产内燃机车为主要业务的传统制造业老国企。南车资阳董事长向军说,从1973年建成投产至2006年,南车资阳的订单主要来自铁道部。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南车资阳失去了参加铁道部机车采购的投标资格,只能依靠海外市场。经过艰苦的市场开拓,在国家订货为零的几年中,南车资阳出口机车占总产量之比,最高达83.9%,将产品成功地打入到铁路轨道标准均与我国不同的土库曼斯坦、泰国、巴基斯坦等国。
作为国内较大的民营汽车企业之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张林也表达了对走出去金融配套支持的渴望。他认为,开拓国外市场除了出售汽车产品之外,做好汽车金融、延伸售后服务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这一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汽车销售的冷暖。
(综合新华社电)